📢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螞蟻鏈精英轉戰Web3 開發新一代公鏈Artela
揮別螞蟻,他們奔向Web3
科技界有兩項備受期待的技術革命:人工智能和Web3。AI有望重塑生產力,而Web3則被寄予重塑生產關係的厚望。
2023年是生成式AI元年,也是Web3的深熊之年。Web3融資總額下降78%,僅爲36億美元。相比之下,AI上半年融資達250億美元。加密領域最大創投Paradigm也開始將關注點擴大到AI。
曾經認爲"Web3是新寵"的人們,如今覺得"Web3不再性感",轉而投向AI。
但不得不承認,這次Web3的深熊比以往熱鬧。熊市中,仍有人討論合規、零知識證明、比特幣ETF。也有人選擇此時入場。
"我在螞蟻時就常拿AI和Web3做類比,它們發展軌跡很像。"李傑力(Jerry Li)認爲,"這種新的大型技術革命,需要經歷一輪又一輪週期,才能帶來跳躍式發展。"
Jerry曾是螞蟻鏈總架構師、蘋果中國研發總監,如今又多了Web3新人的標籤。
嚴格來說,Jerry並非Web3新人。從清華畢業後,他在硅谷工作逾10年,2015年回上海搭建蘋果亞太研發中心。2017年,Jerry加入尚未升級爲"螞蟻鏈"的"螞蟻區塊鏈",職級P10。
"行業還太早期,與AI相比,還不到它上一輪的發展。整個加密市值還不到蘋果一家公司的一半。"Jerry覺得,Web3的蛋糕還太小了。
當然,相比年過半百的AI,Web3似乎還處於青春期。
Web3概念首次提出於2014年,其前身"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概念也不過是2008年通過比特幣白皮書釋出,至今僅15年。
叛逆不穩,Web3正經歷陣痛期,讓"家長們"直搖頭。去年11月FTX暴雷後,各地監管開始給這個"皮小孩"套上緊箍咒。
在這關口,2022年底,Jerry離開螞蟻鏈,正式All in Web3,創業公鏈項目Artela。他表示短期內不會考慮其他事情。談及原因,Jerry用了螞蟻的名言:"因爲相信,所以看見。"
Artela選擇的公鏈賽道屬於Web3基礎設施,被稱爲Web3的"高速公路"。有路才能運輸萬物。
公鏈賽道中,有以太坊等發展已久的Web3創世項目,憑生態"網路效應"搭建護城河,也有多個含金鑰匙出身的全明星陣容項目。
如今選擇這條較擁擠的賽道,Jerry對"先發優勢"有何看法?
"公鏈市場雖競爭多,但還很不完美,都差很多。"最近,Jerry在全球跑會,適應新身分。"和衆多項目交流後,我們信心增強了。"
Artela與其他鏈最大不同,不在於現在有些"內卷"的性能可擴展性,而是功能可擴展性,並兼容以太坊虛擬機,開發者可一鍵轉移應用。
這是爲未來大規模應用做準備。
Mass Adoption是Web3人常掛嘴邊的詞。在其他語境中,也可稱爲"行業iPhone時刻"和"最後一公裏",但核心問題很明確:如何讓普通人都能用上Web3?
螞蟻"黑幫"在互聯網時代就是Mass Adoption的塑造者。他們的語境中,Mass Adoption更接近在Web3中再搭建一個"支付寶"。
當然經驗豐富。Artela的CTO邱鴻霖(花名:CP)曾做過螞蟻旗下數字藏品平台鯨探的底層架構支持。他表示,鯨探早已憑藉過年集五福活動,實現日活上億。"當時就做到鏈上穩定跑億級交易,以太坊才數百萬,某種程度說,螞蟻鏈已真正達到Mass Adoption。"
CP曾是螞蟻鏈團隊OG,2015年就加入最初形態的螞蟻鏈,當時還是個興趣孵化小組。
"他們說,螞蟻裏想聊區塊鏈,問到第二個人,肯定就有我的名字了。"CP頭發微卷,略帶廣東腔,似笑非笑地像在拉家常,但內容十分專業詳實。螞蟻鏈專利數全球第一,CP一人就擁有數百件區塊鏈專利。
對於功能可擴展性,CP舉例:"遊戲除了前臺玩家輸入,還有後臺,如地圖刷新、時間天氣,或大boss死掉,隔壁小怪也會被消滅,區塊鏈是沒有後臺任務的,因爲所有執行都得通過用戶交互。"
未來在Artela上運行全鏈遊戲,或許可以變成"沒了你,地球依然轉",即玩家設計規則,系統自動運行。
對現在連棋類遊戲都有點困難的區塊鏈來說,要實現交互不卡頓,對計算層有更高要求。"我們想做到EVM的一百倍。"得益於螞蟻鏈積累的經驗,CP補充,"其實現在測試數據表明,我們在計算層面已經能接近兩個數量級了。"
但他們不想替代以太坊,以太坊鏈上項目可一鍵轉移到Artela。CP"抽象"總結Artela特性:"簡單說,把EVM比作區塊鏈CPU的話,我們就是在區塊鏈上加了個GPU。"更簡單說,以後可以在區塊鏈上打大型遊戲了。
"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借唄、花唄,都是從0到1的創新,我們這羣人都經歷過從模糊概念變成具體商用產品的過程,知道背後的復雜程度。"CP覺得,同樣的路,在公鏈時代再走一遍,挑戰很多,但好在有經驗參考。
Artela大部分團隊成員來自螞蟻。"很默契的十幾人團隊,和二十幾人工作進展差不多。"成立數月,Artela獲6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Shima Capital領投,A&T Capital、Big Brain Holdings、SevenX Ventures、Dispersion Capital、Amino Capital等參投。
Artela測試網已於9月上線,對目前生態合作夥伴採用定向邀請制。DeFi和全鏈遊戲可能構成未來發力點。CP說,Artela不打算搞公鏈那些發空投、常規組合拳,而更想與生態應用探索創新。他們接下來幾個月潛心開發,12月左右正式公測。
螞蟻鏈在Web3部分領域早已做到天花板,可穩定跑億級日活。但他們的活躍又與Web3隱約隔離開來。
正如Web3去中心化底色帶來的應是"開源",而非"專利"。比起國外技術主流方向公鏈,與更適合國內語境的無幣區塊鏈(聯盟鏈)也有些"氣場不合"。而螞蟻鏈,想在國內走通一條不同的Web3,開放聯盟鏈,產業Web3。
早在2017年,螞蟻就相信了區塊鏈未來。彼時行業未成型,但螞蟻已將區塊鏈視爲核心戰略。"當時螞蟻說要重點投入,但其實也沒什麼人懂,我們是個很小的團隊。我看了很多國外文獻報道後,覺得這東西很有潛力,特別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能有金融應用,我覺得特別有價值。"
擔任首席架構師的Jerry則研究起比特幣和以太坊白皮書,隨着深入,他愈發相信,區塊鏈是"用科技服務金融"的下一階段。
同年,螞蟻鏈"一哥"蔣國飛加入螞蟻金服,擔任副總裁兼金融科技事業線總裁,主管螞蟻區塊鏈。螞蟻鏈在集團內戰略層級不斷上提。螞蟻鏈風頭正勁,跨境匯款、供應鏈金融、電子票據、司法存證......一時間,基於產業端的應用全面落地開花。
2018年,支付寶香港推出基於區塊鏈的跨境匯款功能,超18萬名菲傭將工資打回家時,不用再等待數日,也無需交付高昂跨境手續費。螞蟻很早就達成了普惠金融的成功案例。
CP也一度成了公司網紅工程師。馬雲在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提到CP,和他廣爲流傳的相親小逸聞。
"我們螞蟻金服有個工程師,相親簡歷上寫自己是'工程師',寫代碼的碼農,結果沒人點開他簡歷,女孩子對他沒興趣,後來他把簡歷改成'區塊鏈工程師',收到兩百多份求愛信。"
2020年,螞蟻區塊鏈宣布品牌升級爲螞蟻鏈,公司高層表示,該決定"不亞於決定成立支付寶"。
但3年過去,深耕產業Web3的螞蟻鏈,並未迎來真正"支付寶"級別的應用。
以跨境匯款爲例,螞蟻相關負責人告訴《華爾街見聞》,跨境匯款技術上沒任何壁壘,但各國政策和監管對這技術支持度不同,因此此類項目更接近定制化。"我們當時和渣打銀行合作,他們本就是我們長期合作夥伴。"
即使春節期間日活上億的鯨探,也面臨藏品滯銷、難以破圈的問題。此前鯨探推出的數字藏品多爲人文類藝術品,很難讓年輕人覺得新潮。"不過我爸爸很喜歡,這是我做過的產品裏,他唯一一直在用的。"CP的工作內容很受家人關注,鯨探或許是其中最好懂的產品。
"雖然螞蟻在金融科技已非常領先,但國內監管框架主要還是聯盟鏈。這其實拿掉了區塊鏈裏的精髓,即以數字資產作爲其價值代表。我覺得未來還是要走公鏈道路,但公鏈目前在國內沒有土壤。"Jerry更看好公鏈未來。
剝離數字資產概念的聯盟鏈,確權激勵無從說起。"聯盟鏈只承擔了數據層面的東西,要真正對生產關係進行重構,我覺得現在還遠遠沒到那個階段。"
"真正跑通一個商業化場景,有鏈還不夠,現在還有很多環節的技術支撐都不到位,端到端跑通還是比較難的。現在的應用場景,其實只需要用一個數據庫加上權限設置就行,如果硬要上一個區塊鏈系統,似乎有點畫蛇添足了。"
CP有過多個聯盟鏈應用端場景搭建經驗。他舉例,利用區塊鏈技術的食品溯源,本有望根治"毒奶粉"等食品違規現象。
但現實是,沒人爲更好的系統買單。"食品溯源,在食品生產、海外運輸、入關到平台上售賣,是一個產業鏈的事情。大家都需要接入區塊鏈來工作,但最終給到消費者手上時,一分錢沒漲。"
"產業鏈上很多公司都是被動拉進來的,沒有共識。"共識是Web3核心推動力,也是事半功倍的祕訣,但現在市場還遠不到那個程度。
在獲得"共識"之前,聯盟鏈似乎可預見地將長期處於尷尬地位。圈外人不認識,圈內人不喜歡。
在螞蟻時,Jerry加入了公鏈相關興趣小組,CP也在其中。如今,這興趣小組再次成爲項目最初孵化土壤。
CP今年3月離職加入Artela,這是他首次創業。"其實每年都有Web3項目找我,我都會認真考慮蠻久,因爲之前沒創業過。不過這次Artela的機會,我沒考慮很久。"CP的依據是,他相信創業中團隊比什麼都重要。"特別是在Web3。"在圈內,他聽過許多反面教材。
這次與《華爾街見聞》見面時,再提起曾經"網紅工程師"的身分,CP笑稱:"已經過氣啦。"CP無名指已戴上一枚莫比烏斯環,與曾經相親小故事告別,他的事業和生活都走向下一階段。
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常委,深耕AI近20年的陳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