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meFi市場分析及投資策略當前GameFi市場處於過熱階段,由非理性資金和新用戶支撐項目價值和代幣價格。市場調整時,代幣價格和遊戲內資產價值下跌將嚴峻考驗遊戲經濟系統,用戶和資金很可能轉向其他板塊,目前的繁榮將面臨大幅調整。一級市場投資者即使在GameFi熱潮中也需冷靜判斷後續發展,爲下一波浪潮做準備布局。## GameFi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GameFi 1.0 - Play-to-"Earn"當前Play-to-Earn模式主打"賺錢",遊戲性和精致度更像是輔助項目敘事的加分項。符合當前階段的完整項目需滿足:- 能在一定時間內賺取報酬- 機制設計讓早期用戶賺錢 - 能吸引新用戶持續加入並投入資金- 有支撐至少數月運轉的經濟模型即使畫質或遊戲性不佳,也不影響這階段GameFi的核心敘事。一級投資者更關注:- 團隊是否有長期經營理念- 項目估值是否較低- 是否願意長期投入- 能否在牛市賺取足夠收入支撐熊市運營優質項目前期可通過NFT或盲盒銷售獲利數百萬美元,一二級投資者也能獲得可觀回報。此階段重點關注:1. 能否吸引新用戶從現實世界投入增量資金2. 能否吸引現有加密用戶從其他項目轉移存量資金 對於第一點,我們關注項目的地推能力和營銷資源,包括公會和KOL。此類項目對風投資金需求小,更願意將份額讓給不同地區的KOL和社群。基金是否能爲遊戲機制提供建議並給予有效營銷資源成爲參與的關鍵。對於第二點,我們關注Earn機制設計,包括:- 新用戶流入是否能累積項目代幣和遊戲內資產價值- 回本週期- 機制失靈的潛在原因- 是否有吸引人的敘事(如精美畫質/強大投資陣容) - 代幣分配,前期是否有過大拋壓**風險**此階段遊戲在新用戶增長放緩、機制設計出現漏洞、項目方突然更改機制或大盤回調時,很可能出現價格大幅調整。多數遊戲爲進行市值管理只有極小流通盤,容易導致幣價劇烈波動甚至歸零。牛市啓動的遊戲遇到幣價下跌,經濟系統可能短期失靈,用戶回本週期拉長,資產價值快速下滑,嚴重打擊項目可信度,用戶大量流失且難以召回。這也是許多遊戲讓用戶不斷累積資產以增加離開成本的原因。好消息是,熊市中GameFi仍有一席之地。畢竟熊市資金緊縮,市場行情不佳,玩遊戲賺錢是打發時間和白嫖的好方式。熊市啓動的GameFi項目仍有巨大潛力,只是一二級資金會轉向能解決Play-to-Earn問題的迭代項目,行業整體向下一個主題邁進。### 第二階段:GameFi 2.0 - 解決單一遊戲經濟問題 此階段對遊戲基礎質量和代幣經濟有更高要求,低質量Play-to-earn項目會淪爲少數高風險愛好者的短期投機工具。我們更關注能解決單一遊戲內經濟機制、具備社交屬性的Pay to Play項目。即使是大型項目也會遇到新用戶增長放緩、NFT資產過剩、收入下滑等問題。避免代幣價值僅在單一遊戲內循環的機制會是這階段優質標的。解決思路之一是建立多遊戲互通的經濟生態,如某平台通過強大開發團隊快速發行多款遊戲,吸引開發者使用平台工具,代幣經濟體系貫穿平台上各個遊戲。另一種是投資遊戲孵化平台。下階段潛在敘事之一是遊戲互通性,同一孵化方除保證品質和機制外,未來合作摩擦成本更低。這種思路能減緩經濟體系失靈,用時間換空間。另一個思路是讓用戶感受到遊戲即目的,願意Pay to Play。除新用戶帶來資金,現有用戶在遊戲內"消費"也能解決當前遊戲經濟困境。此類遊戲才有轉向DAO的價值,否則DAO仍是吸引用戶鎖定平台代幣解決拋壓的短期手段。若能吸引用戶在遊戲內消費,大資金投資制作高質量遊戲也是一條路。但傳統遊戲平台已有衆多頂級3A遊戲可選,用戶沒必要花時間理解加密機制。因此遊戲是否具備社交屬性以及是否加密原生會是我們額外關注點:- 是否能與其他加密用戶交流、交友?- 是否能體現社會地位與資產,滿足炫耀心理,連接NFT資產?- 是否能連接用戶身分延伸至其他GameFi或DeFi應用?- 是否能延伸到用戶真實社交媒體?能體現這些價值的遊戲都是極有價值的投資標的。然而此階段不論是開發機制創新平台還是高質量社交元素遊戲,單一開發團隊可能缺乏足夠資源,我們預期有資源的中大型開發商會在這階段發力。但對於需要數年開發才能上線的超高估值遊戲我們當前持謹慎態度。原因在於GameFi發展迭代尚不清晰,每半年在遊戲性/機制/代幣模型/拓展性可能有巨大變化,幾年後才上線的單一經濟系統遊戲風險較大。再者多數項目幣價上線時已被透支,因此在邏輯更清晰時再投資類似項目也不晚,畢竟市場不可能永遠只有一款3A GameFi大作能成功。此類項目優勢在於有業內最知名投資者陣容,感知市場變革速度更快,能在最合適時機上線遊戲並調整經濟模式以符合當時市場潮流。同時項目基本保證一定交付不會跑路,最差也會選擇軟跑路(幣價下跌,交給基金會)。### 其他關注點#### 遊戲與公會工具GameFi發展需要時間迭代,如果看好GameFi用戶和資金,更穩健的是投資遊戲和公會工具。可以拆分爲專注解決當前各方參與者問題,包括玩家、公會和項目方。如給用戶提供數據展示和錢包遊戲資產收益測算的工具、提供遊戲道具租賃和公會間借貸的平台、給項目方提供DAO解決方案等。我們預期NFT與遊戲金融會更深度融合,需要更多專注金融延伸場景,讓當前割裂的遊戲資產與資金有更強流動性。如提供NFT抵押借貸、NFT跨鏈解決方案等。#### 打通遊戲數據標準/物理引擎Pay-to-Earn和多遊戲平台雖能緩解單一遊戲經濟困境,但最佳解決方案是將每個遊戲作爲超大經濟系統中的一環,即所謂元宇宙經濟體系。例如用戶可能在A遊戲Create-to-Earn、Design-to-Earn或Write-to-Earn,通過貢獻生產力獲取資金,然後到高質量、高遊戲性的B遊戲消費。如同現實世界,此時遊戲間資產和價值若能流通,就能解決現有Play-to-Earn經濟鏈路過短且單一的問題。因此NFT和遊戲數據標準,以及對應物理引擎讓採用的遊戲都有一致物理響應,會是下階段能承接所有GameFi價值的底層項目,此類基礎設施建設好後第三階段的元宇宙才有可能。### 第三階段:元宇宙的嘗試這階段開始是人類向虛擬經濟生活的嘗試,GameFi作爲最易理解的元宇宙應用會成爲其導流工具。用戶是否可以在虛擬世界提供生產力換取資金,在不同但互通的應用中消費或進行金融行爲,甚至與現實中的自己產生交互是我們當前對GameFi最終極的想象。當然元宇宙已有過多渲染和幻想,目前沒人能確定其最終形式以及需要多久構建。元宇宙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很長路,因此該階段的投資思考不在此處展開。## 結論綜上所述,以Earn爲主的遊戲即是一種分發項目代幣的方法。對不想花太多時間研究DeFi或大多數非加密原生用戶而言,這是一個更友好和熟悉的獲取項目代幣方式。不論DeFi還是其他賽道,遊戲化都能提升對項目的關注度和參與度,甚至刺激用戶投票等正向行爲,未來可能出現將原本分發機制遊戲化的挖礦服務。只要項目有分發代幣和營銷需求,以賺錢爲主的GameFi就可能持續存在。然而分發的代幣是用作短期激勵、提升幣價的手段還是鼓勵長期正向行爲,是項目方和用戶參與前需要思考的。當下GameFi與NFT共同承擔吸引圈外用戶加入的角色。現在正處於GameFi 1.0的高潮,但對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專注生態長期發展並找到真正有價值的創新和團隊。
GameFi市場分析:從Play-to-Earn到元宇宙的三階段演進
GameFi市場分析及投資策略
當前GameFi市場處於過熱階段,由非理性資金和新用戶支撐項目價值和代幣價格。市場調整時,代幣價格和遊戲內資產價值下跌將嚴峻考驗遊戲經濟系統,用戶和資金很可能轉向其他板塊,目前的繁榮將面臨大幅調整。
一級市場投資者即使在GameFi熱潮中也需冷靜判斷後續發展,爲下一波浪潮做準備布局。
GameFi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GameFi 1.0 - Play-to-"Earn"
當前Play-to-Earn模式主打"賺錢",遊戲性和精致度更像是輔助項目敘事的加分項。
符合當前階段的完整項目需滿足:
即使畫質或遊戲性不佳,也不影響這階段GameFi的核心敘事。
一級投資者更關注:
優質項目前期可通過NFT或盲盒銷售獲利數百萬美元,一二級投資者也能獲得可觀回報。
此階段重點關注:
對於第一點,我們關注項目的地推能力和營銷資源,包括公會和KOL。此類項目對風投資金需求小,更願意將份額讓給不同地區的KOL和社群。基金是否能爲遊戲機制提供建議並給予有效營銷資源成爲參與的關鍵。
對於第二點,我們關注Earn機制設計,包括:
風險
此階段遊戲在新用戶增長放緩、機制設計出現漏洞、項目方突然更改機制或大盤回調時,很可能出現價格大幅調整。多數遊戲爲進行市值管理只有極小流通盤,容易導致幣價劇烈波動甚至歸零。
牛市啓動的遊戲遇到幣價下跌,經濟系統可能短期失靈,用戶回本週期拉長,資產價值快速下滑,嚴重打擊項目可信度,用戶大量流失且難以召回。這也是許多遊戲讓用戶不斷累積資產以增加離開成本的原因。
好消息是,熊市中GameFi仍有一席之地。畢竟熊市資金緊縮,市場行情不佳,玩遊戲賺錢是打發時間和白嫖的好方式。熊市啓動的GameFi項目仍有巨大潛力,只是一二級資金會轉向能解決Play-to-Earn問題的迭代項目,行業整體向下一個主題邁進。
第二階段:GameFi 2.0 - 解決單一遊戲經濟問題
此階段對遊戲基礎質量和代幣經濟有更高要求,低質量Play-to-earn項目會淪爲少數高風險愛好者的短期投機工具。我們更關注能解決單一遊戲內經濟機制、具備社交屬性的Pay to Play項目。
即使是大型項目也會遇到新用戶增長放緩、NFT資產過剩、收入下滑等問題。避免代幣價值僅在單一遊戲內循環的機制會是這階段優質標的。
解決思路之一是建立多遊戲互通的經濟生態,如某平台通過強大開發團隊快速發行多款遊戲,吸引開發者使用平台工具,代幣經濟體系貫穿平台上各個遊戲。
另一種是投資遊戲孵化平台。下階段潛在敘事之一是遊戲互通性,同一孵化方除保證品質和機制外,未來合作摩擦成本更低。這種思路能減緩經濟體系失靈,用時間換空間。
另一個思路是讓用戶感受到遊戲即目的,願意Pay to Play。除新用戶帶來資金,現有用戶在遊戲內"消費"也能解決當前遊戲經濟困境。此類遊戲才有轉向DAO的價值,否則DAO仍是吸引用戶鎖定平台代幣解決拋壓的短期手段。
若能吸引用戶在遊戲內消費,大資金投資制作高質量遊戲也是一條路。但傳統遊戲平台已有衆多頂級3A遊戲可選,用戶沒必要花時間理解加密機制。因此遊戲是否具備社交屬性以及是否加密原生會是我們額外關注點:
能體現這些價值的遊戲都是極有價值的投資標的。
然而此階段不論是開發機制創新平台還是高質量社交元素遊戲,單一開發團隊可能缺乏足夠資源,我們預期有資源的中大型開發商會在這階段發力。但對於需要數年開發才能上線的超高估值遊戲我們當前持謹慎態度。
原因在於GameFi發展迭代尚不清晰,每半年在遊戲性/機制/代幣模型/拓展性可能有巨大變化,幾年後才上線的單一經濟系統遊戲風險較大。再者多數項目幣價上線時已被透支,因此在邏輯更清晰時再投資類似項目也不晚,畢竟市場不可能永遠只有一款3A GameFi大作能成功。
此類項目優勢在於有業內最知名投資者陣容,感知市場變革速度更快,能在最合適時機上線遊戲並調整經濟模式以符合當時市場潮流。同時項目基本保證一定交付不會跑路,最差也會選擇軟跑路(幣價下跌,交給基金會)。
其他關注點
遊戲與公會工具
GameFi發展需要時間迭代,如果看好GameFi用戶和資金,更穩健的是投資遊戲和公會工具。可以拆分爲專注解決當前各方參與者問題,包括玩家、公會和項目方。如給用戶提供數據展示和錢包遊戲資產收益測算的工具、提供遊戲道具租賃和公會間借貸的平台、給項目方提供DAO解決方案等。
我們預期NFT與遊戲金融會更深度融合,需要更多專注金融延伸場景,讓當前割裂的遊戲資產與資金有更強流動性。如提供NFT抵押借貸、NFT跨鏈解決方案等。
打通遊戲數據標準/物理引擎
Pay-to-Earn和多遊戲平台雖能緩解單一遊戲經濟困境,但最佳解決方案是將每個遊戲作爲超大經濟系統中的一環,即所謂元宇宙經濟體系。
例如用戶可能在A遊戲Create-to-Earn、Design-to-Earn或Write-to-Earn,通過貢獻生產力獲取資金,然後到高質量、高遊戲性的B遊戲消費。如同現實世界,此時遊戲間資產和價值若能流通,就能解決現有Play-to-Earn經濟鏈路過短且單一的問題。
因此NFT和遊戲數據標準,以及對應物理引擎讓採用的遊戲都有一致物理響應,會是下階段能承接所有GameFi價值的底層項目,此類基礎設施建設好後第三階段的元宇宙才有可能。
第三階段:元宇宙的嘗試
這階段開始是人類向虛擬經濟生活的嘗試,GameFi作爲最易理解的元宇宙應用會成爲其導流工具。用戶是否可以在虛擬世界提供生產力換取資金,在不同但互通的應用中消費或進行金融行爲,甚至與現實中的自己產生交互是我們當前對GameFi最終極的想象。
當然元宇宙已有過多渲染和幻想,目前沒人能確定其最終形式以及需要多久構建。元宇宙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很長路,因此該階段的投資思考不在此處展開。
結論
綜上所述,以Earn爲主的遊戲即是一種分發項目代幣的方法。對不想花太多時間研究DeFi或大多數非加密原生用戶而言,這是一個更友好和熟悉的獲取項目代幣方式。不論DeFi還是其他賽道,遊戲化都能提升對項目的關注度和參與度,甚至刺激用戶投票等正向行爲,未來可能出現將原本分發機制遊戲化的挖礦服務。
只要項目有分發代幣和營銷需求,以賺錢爲主的GameFi就可能持續存在。然而分發的代幣是用作短期激勵、提升幣價的手段還是鼓勵長期正向行爲,是項目方和用戶參與前需要思考的。
當下GameFi與NFT共同承擔吸引圈外用戶加入的角色。現在正處於GameFi 1.0的高潮,但對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專注生態長期發展並找到真正有價值的創新和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