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 Research:「Cosmos」才是Layer2的最終形態?

中級11/26/2023, 6:29:50 PM
本文探討市場對於未來區塊鏈髮展方曏的不衕觀點,著重多鏈敘事的現狀與Layer2之間的比較。透過對新老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完整介紹和橫曏對比,得以掌握目前二層網路的髮展狀況。衕時也借助Cosmos架構的介紹來分析Op Stack等Layer2賽道的現狀和前景。

背景

Layer2是近期的市場焦點

ZK繫Rollups們也很識趣地推出了自己的ZKEVM和測試網通過空投預期捕穫真實用戶和資金,導緻擼毛用戶每天需要交互的Layer2公鏈一時間多到忙不過來。但是這也意味著這個賽道的擁擠程度之高,特別是Arbitrum借助空投爲自己帶來了大量的關註,順勢給自己的生態項目也髮放了生態補助,鼓勵生態髮展和激勵用戶,這讓Arbitrum的TVL和Tx常年是Optimism的兩倍以上。而ZKSync也通過era和空投預期實現了TVL與Tx的快速增長。

除了數據上被壓製,最早髮幣的Optimism還麵臨著每月大量的代幣解鎖,爲了扳回局麵,Optimism 用OP Stack戰略進行反擊。OP Stack上線之初市場併沒有太大的反應,直到Coinbase宣布要使用OP Stack開髮自己的Layer2BASE,以及A16Z也要用OP Stack髮行自己的Layer2 Magi。在這之後,髮行Layer2似乎成了一個共識,陸續有各個領域的項目宣布加入Layer2 War。OP代幣的幣價也一路走高,直到BASE鏈上線。

而其他老牌Layer2也按捺不住,選擇髮布自己的Stack與Optimism競爭,例如:Arbitrum Orbit,Polygon 2.0,ZKSync的Hyperchain和Starware的Starknet。

Layer2穫得階段性勝利

市場對於未來的Blockchain是多鏈還是Layer2有不衕看法。就目前而言Layer2、多鏈(特別是功能鏈)確實有了更新的進展。

在22年初我們還在探討Blockchian的未來是多鏈還是ETH+Layer2,如今Cosmos已經是退居二線的狀態,被Optimism/Arbitrum/Polygon/ZKSync等Layer2搶去關註度,資金和開髮者也用腳投票紛紛投資和入駐Layer2。

轉爲POS和進行上海升級之後的ETH承載著最多的on-chain asset併在擴容和通縮的路上一騎絶塵。與其開髮沒有創新的新公鏈,搭建新的生態,來奪取ETH流量,不如直接基於以太坊提供的算力和狀態來保證安全性,以ETH爲GAS Token,通過EVM和激勵吸引開髮者和流動性來做價值遷移,這將有助於形成飛輪效應。從數據上來看,現在TVL/項目數/獨立用戶數等都是Layer2占優,衕時還有衆多項目方宣布髮行Layer2等待入場,相信Layer2的多鏈時代已經到來。

不過,雖然Terra事件後,像Terra鏈/Juno鏈等Cosmos生態幾近退出市場,但是Injective/Canto/Berachain/Sei/DYDX v4 等Cosmos生態都即將或已經推出主網,他們嘗試著用更激進的方式來解決當前Blockchain的問題,併搭建自己的生態。Cosmos也有Evmos借助evm來搭上ETH的快車,曏ETH生態吸血穫取ETH流動性。而Cosmos自己也髮布了Cosmos 2.0,希望通過鏈間安全性和區塊拍賣來爲ATOM賦能併增強自身在生態的重要性。隻是,就當前二級走勢和TVL來看,Cosmos生態併沒有成功從Terra之後的頽勢中翻身,這也是受限於Cosmos生態各自爲戰的狀態。


Source:L2BEAT – The state of the layer two ecosystem、defillama.com,截至20230821

OP Stack

覆刻Cosmos打法

Layer2的多鏈時代很像過去Cosmos和Polkadot講述的多鏈敘事,隻不過聯通多鏈的不是Cosmos hub也不是中繼鏈,而是以太坊。但事實上,以太坊隻是作爲DA層提供安全性,併沒有真正聯通Layer2s,所以這給了Stack一個機會,Layer2作爲中間Rollup層,既能提供公鏈定製開髮服務賺錢,還可以作爲樞紐捕穫其他Layer2價值或作爲DA層曏Layer3收費。

事實上Layer2本身就是以太坊模塊化的一步,那麽把Layer2進行模塊化的疊加,就可以簡單高效地搭建一個Layer2,再通過一個中心樞紐連接各Layer2實現原子級跨鏈。在這個基礎上,中心樞紐還能夠作爲DA層,再在其上搭建Layer3應用鏈,解放公鏈的創新性。

像Cosmos一樣將自己的核心特性做成通用組件,再提供給其他鏈使用,從而建立自己的生態,這樣的競爭優勢是單獨做一條公鏈無法比擬的。而Optimism就選擇了類似Cosmos的低門檻開髮,無鬚許可髮鏈,高度兼容性,跨鏈互操等特性來搭建自己的生態。

多鏈敘事的開端:Cosmos

Cosmos的設計鼓勵各個區塊鏈網絡之間的協衕合作,通過共享價值和數據,實現生態繫統的互通,是探索多鏈互操作性的首批玩家。

Cosmos是一個具有高度模塊化和可互操作性的區塊鏈生態繫統,包括三個核心組件:Tendermint共識機製、Cosmos SDK以及IBC(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跨鏈通信協議。

1.Tendermint共識機製

Tendermint是Cosmos Hub的網絡共識引擎,由Tendermint Core和ABCI兩部分組成。它採用PBFT+Bonded PoS混合共識,確保2/3以上的驗證人達成共識。Tendermint將區塊鏈應用和底層共識分離,以狀態機控製應用邏輯,衕時提供ABCI接口與應用層互動。這種架構支持共識和接入其他鏈。


Source:Tendermint架構:圖源自官方

2.Cosmos SDK

Cosmos SDK是開髮者工具包,允許在Tendermint之上構建模塊化的狀態機。開髮者可以使用SDK建立新的區塊鏈,也可以通過Peg Zone橋接入Cosmos等。SDK提供了多重儲存的概念,將應用程序狀態畫分爲不衕的隔離專區,每個模塊都管理自己的狀態。SDK的模塊主要包括Bank、Auth和Staking&Slashing等,用於構建覆雜的狀態機。


Source:Cosmos SDK示意:圖源自官方

3.IBC跨鏈通信協議

IBC是Cosmos中實現不衕區塊鏈通信的協議,用於在Zone之間進行跨鏈交互。通過在Hub上建立IBC連接,Zone可以與其他連接到該Hub的Zone通信。通過IBC,Zone可以髮送代幣和數據包,實現跨鏈資産和信息的傳輸。PG Zone作爲橋接器,連接無法直接通過IBC接入的外部區塊鏈(例如:Bitcoin),使其與Cosmos中的區塊鏈互操作。


Source:IBC通信示意:圖源自官方

這些組件的結合使得開髮者能夠構建安全、靈活的應用,實現區塊鏈之間的跨鏈互通和資産轉移。

Cosmos的Hub和Zone架構以及跨鏈互操作性

Cosmos採用了Hub和Zone模型的架構,其中Hub是網絡中心樞紐,而Zone是獨立接入網絡的公鏈。Hub會追蹤和記録各個Zone的狀態,而每個Zone需要將自身産生的新區塊反饋給Hub,併衕步Hub的狀態。不衕Zone之間併不是直接衕步狀態,而是通過髮曏Hub的數據包間接通信。

技術上,Cosmos的Hub和Zone模型實現了不衕區塊鏈之間的互操作性。Zone之間通過Hub進行通信,Hub實時衕步全局狀態,通過將區塊鏈應用與底層共識分離,提供ABCI接口與應用層互動,開髮人員可以用任何語言編寫應用邏輯。這種架構既可以實現共識,也方便其他區塊鏈的接入。

Cosmos的核心代幣$ATOM在Hub生態中主要用於支付交易費和治理投票,其代幣需求與Cosmos生態的髮展直接相關。Cosmos旨在構建通用的區塊鏈開髮框架併解決跨鏈問題,以實現多鏈宇宙的願景。

在跨鏈機製上,Cosmos的Hub充當中繼鏈,Zone則是平行鏈,每個鏈都有自己的驗證者。Cosmos Hub作爲網絡核心,允許不衕區塊鏈通過IBC協議進行互聯。Zone需要通過Hub與其他Zone通信,而不衕Zone之間的管理方式是分散的。因此,如果某個Zone遭受攻擊或作惡行爲,其他Zone不會受到影響。


Source:Cosmos架構示意:圖源自官方

整體而言Cosmos在多鏈互操作性領域扮演了先驅角色。它通過Hub和Zone架構以及引入IBC協議,實現了不衕區塊鏈之間的無縫通信和跨鏈資産轉移。此外,Cosmos的模塊化架構爲開髮者提供了靈活性。使用Cosmos SDK,開髮者可以構建具有各種功能模塊的定製化區塊鏈應用。衕時,Tendermint共識機製在Cosmos中髮揮了關鍵作用。它採用PBFT+Bonded PoS混合共識,保證了高度安全性和可擴展性。通過將共識與應用分離,Tendermint實現了更高程度的模塊化和可擴展性,衕時提供了ABCI接口以供應用邏輯的交互。

新多鏈敘事:Superchain

「Cosmos的核心目標是實現不衕區塊鏈之間的互通和互操作性,當前Layer2 War的競爭焦點似乎也正一步步朝著這個目標靠近。」

Layer2解決方案的共衕目標是提高以太坊網絡的吞吐量和可擴展性,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交易需求。然而,這些Layer2之間的競爭焦點逐漸從單純的性能提升轉曏了更加廣泛的互通性和互操作性,甚至於生態。

  1. 互通性:隨著越來越多的區塊鏈項目和Layer2解決方案的出現,用戶和開髮者希望能夠無縫地在不衕的區塊鏈之間轉移資産和數據。互通性的實現將爲用戶提供更大的靈活性,讓他們能夠在不衕的區塊鏈網絡中自由流動。
  2. 互操作性:Layer2解決方案的競爭驅動著開髮者創造更加通用的技術標準,以實現不衕Layer2之間的互操作性。這種互操作性將促進不衕Layer2網絡之間的協作和數據交換,從而創造更加豐富的生態繫統。
  3. 協衕效應:類似於Cosmos的Hub-and-Zone架構,Layer2解決方案之間的互通性可以創造協衕效應。不衕Layer2解決方案之間的互通將加強整個生態繫統的價值,吸引更多的用戶和開髮者參與其中。
  4. 降低摩擦成本:實現不衕區塊鏈和Layer2之間的互通性將降低用戶的摩擦成本。用戶不再需要在不衕網絡之間進行繁瑣的兌換和轉移,從而提高了用戶體驗和參與度。

• 以下是Layer2s的方案與路徑比較:


Source:Stacy Muur、l2beat、OP Research|20230827

Optimism

「OP Stack就像是給一個大家族的聚會安排了更多座位,讓每個人都能參加,而不需要重新找座位。」

Optimism Rollup和OP Stack

Optimism Rollup(ORU)是一種基於以太坊(L1)的Layer 2(L2)擴容解決方案,其設計理念在於利用L1的共識機製來確保L2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避免引入額外的獨立共識機製。作爲基於父鏈-子鏈模型的一部分,ORU將父鏈定位爲L1,其中以太坊充當了這個父鏈的角色。

在ORU的運行機製中,有三個主要步驟。

首先是數據存儲(Blockstorage),L2上的交易被整理併寫入區塊,然後以一種壓縮格式將這些區塊寫入L1。這種做法維護了數據的可用性,確保了交易數據在需要時可以隨時檢索。

其次,出塊(Blockproduction)階段涉及到定序器的操作,它負責構建和執行L2區塊。這個過程包括交易的確認、新區塊的構造,以及將相關信息傳遞到L1以進行交易的提交。

最後,區塊執行(Blockexecution)階段確保接收新區塊,併維護L2網絡的穩定運行。

另一方麵,OP Stack作爲一個支持Optimism技術的標準化開髮堆棧。從具象角度而言,按層級從下往上看,首先是數據可用性層(DALayer),它定義了L2的原始數據來源。目前,以太坊主鏈在這個層麵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其次是排序層(SequencingLayer),這個層級的功能由定序器承擔,負責交易的確認、狀態更新以及L2區塊的構造。然後是派生層(Derivation):派生層定義了如何處理數據可用層中的原始數據以形成經過處理的輸入,這些輸入通過標準以太坊引擎 API 髮送到執行層。執行層(ExecutionLayer)定義了L2繫統的狀態結構,支持以太坊虛擬機(EVM)或其他虛擬機,衕時爲交易增加了一些L1數據費用。結算層(Settlement Layer),負責將經過L2確認的交易數據髮送到目標區塊鏈,進行最終結算。最後是治理層(Governance Layer),目前的方案【1】是多個基於OP Stack的鏈共享治理衕一套治理標準。


Source:OP Stack結構|源自:Binance Research

*註【1】:optimism.mirror.xyz

Superchain

Superchain通過共享安全性、通信層和開髮套件(OP Stack),使不衕的Layer 2(L2)得以協衕工作。在傳統的L1設計中,擴展性和性能常常成爲限製因素,而Superchain通過將多個L2網絡整合到一起,提供更強的可擴展性和性能。這種橫曏擴展不僅令繫統具備更高的容量,還能爲開髮者和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體驗。

基於OP Stack的Superchain將成爲不衕L2解決方案的連接點,爲各種區塊鏈和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大規模運行提供支持。OP Stack作爲支持Optimism技術的標準化開髮堆棧,將不衕的L2網絡集成在一起,促進了這些網絡之間的互操作性。通過將多個L2整合到超級鏈中,可以實現更加高效和靈活的跨鏈通信,讓用戶能夠無縫地在不衕L2之間進行資産和信息的傳遞,從而實現更多可能性。Superchain的關鍵屬性之一是模塊化。通過使用OP Stack作爲開髮基礎,各個L2網絡可以按需選擇層級模塊,將不衕的技術組件靈活組合起來,以滿足特定需求。這種模塊化的設計不僅提高了繫統的可定製性,還爲新的技術和創新提供了便捷的接入途徑。此外,Superchain還強調互操作性,使得不衕的L2解決方案能夠實現更高效的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基於OP Stack的Superchain可以提供更加低成本的部署選項,讓更多的開髮者和項目能夠參與其中。這有助於推動更廣泛的L2網絡的髮展和採用。


Source:Superchain架構:源自OP 官方

事實上使用OP Stack髮行更多Layer2隻是Superchain建立的第一步,成型的OP Stack需要Layer2能夠共享排序器互換經濟與信息,建立統一的安全治理機製和鏈間生態。以BASE爲例,Optimism與BASE的合作有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第一是協議管理,BASE遵守Law of Chains併加入op-geth和op-node客戶端運營,衕時採用paradiagm設計的op-reth故障證明客戶端和設立Pessimism悲觀監控繫統 ;第二是經濟和治理,BASE會將自己排序器收入2.5%或扣除L1 Gas後的公鏈利潤的15%(取高者)作爲使用OP Stack的費用,而Optimisim也會爲BASE提供至多2.75%的OP總供應量作爲參與治理的回報。BASE和Optimism將會共衕建立Security Council來管理控製合約升級的多簽以及製定挑戰者密鑰管理方案,以此來避免團隊成員單方麵作惡。通俗理解,任何基於OP Stack構建的區塊鏈網絡都可以根據需求靈活組合OP Stack的不衕層級模塊,構建L2s。而Optimism(現稱:OP Mainnet)作爲其第一條L2,共衕構建Super chain的生態鏈。這使得整個生態繫統更具彈性,能夠滿足各種不衕的需求和創新。

Arbitrum

與Optimism的Superchain戰略不衕(基於OP Stack構建L2s),Arbitrum的Orbitchain戰略允許基於Arbitrum Nitro(技術堆棧,類似與OP Stack)在 Arbitrum 主網(包括:Arbitrum One、Nova和Goerli)上創建和部署 Layer3,也被稱爲應用鏈。


Source:Orbitchain架構:ARB官網

不衕於Optimism的Superchain,Arbitrum採用了一種更具靈活性和可定製性的方法。Orbit是一個允許任何開髮者基於ARB構建L3(應用程序鏈)的開髮框架,其最終架構爲Orbit chain。Orbit chain的設計目標是與即將推出的Arbitrum Stylus升級兼容。這種兼容性爲開髮人員使用C、C++和Rust等編程語言構建去中心化應用(dApp)提供了便利。通過利用這些編程語言,開髮人員可以更加自由地構建功能豐富的dApp,而無鬚遷移到新的技術堆棧。這爲dApp開髮人員創造了更大的靈活性和選擇性,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不衕項目的需求。


Source:Orbitchain架構:源自ARB官方文檔

但是目前Arbitrum Orbit仍然處於一個測試網的階段,尚未達到OP Stack的模塊完整度。

ZKSync Era

主權和無縫連接」是ZK Stack的核心敘事。

開髮者完全掌握自主權定製Hyperchain。Hyperchain獨立運作,僅依靠以太坊Layer1保證安全與活躍性。Hyperbridge網絡使Hyperchain相互連接。ZK Stack於20230623推出,旨在基於ZKSync Era的代碼構建定製的ZK支持的L2和L3。這是一個構建模塊化、主權性、ZK Hyperchains的框架。所以,其從技術架構上與OP Stack併無區別。

ZK Stack是一個用於構建模塊化、主權性、基於零知識技術的Hyperchains的框架。它著眼於解決“ZK Credo”中提出的挑戰,旨在爲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提供基礎。ZK Stack的核心特點包括免費開源、可組合性、模塊化定製、經過驗證的安全性以及未來可擴展性等。

該框架由Matter Labs開髮,使用MIT/Apache開源許可證。使用ZK Stack構建的Hyperchains可以在無信任網絡中無縫連接,具有低延遲和共享流動性。開髮人員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定製Hyperchains,衕時確保安全性和可靠性。ZK Stack基於ZKSync Era的代碼,借助Hyperbridge實現了超級鏈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了快速、低成本的互操作性。開髮者可以根據需要定製超級鏈,通過Hyperbridge實現互連,從而實現無信任、快速、低成本的互操作性。

ZK Stack適用於需要定製化Hyperchains或在更加廣泛生態繫統中異步連接的場景,因爲L1-L2 橋是異步的。從架構上來看,ZKSync Era有2個應用場景:

• 1)作爲L2s的其中一條Hyperchain,併且與衕級別的L2s互聯互通,共享流動性和其他生態資源。

• 2)作爲L3s的DA Layer。

Hyperchain通過驗證鏈下計算來解決信任問題,使用零知識證明確保安全性。Hyperbridge連接超級鏈,實現數據傳遞和互操作性。Hyperchain通過Hyperbridge橋接,具有驗證橋接、本地橋接和數據可用性等特點,從而構建統一的流動性網絡。從用戶角度看,Hyperchain實現無縫互操作和跨鏈錢包管理,確保用戶體驗。技術上,基於驗證橋接的Hyperchains、共享驗證器和數據可用性等構成了Hyperbridges的基礎。


Source:matter-labs

綜合來説,Hyperchain的可拓展性和組合性是其設計的核心。Hyperchain的L3既可以跟衕級別的L3互聯互通,也直接將以太坊作爲DAlayer,這種情況下該L3本質上又是一條L2。下圖,左上第2條Hyperchain L3即是最直接的案例證明。但是作爲ZK Rollup的公鏈,Layer2s除了需要解決與Solidity編程語言間的Gap,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獨立開髮ZK circuit電路繫統的能力,否則就隻能共享ZKPorter來運行。可是當前ZKSync併沒有完善的組件共享機製,可見Hyperchain在編程語言和技術上限製了大量開髮者進入。此外ZK Rollup雖然在技術上可以實現百萬級PTS的交易量的衕時做到去中心化,但是ZK Proof的成本也要更高,加上排序器的中心化,而且覆雜智能合約的Gas fee要更高也容易因爲兼容性差失敗,導緻在短時間內ZKSync難以高速髮展,因此也不會髮幣來促進髮展。針對這一點,ZK Sync在其Hyperchain的架構上已經做了一定的優化——繫統的 LLVM 編譯器支持Solidity和任何其他現代編程語言,增加了對專門使用 Rust、C++和Swift等語言的開髮者的可訪問性。但綜合來説,Hyperchain的開髮難度最大。


Source:matter-labs

但是目前ZK Stack仍處於開髮階段,未上線測試網。

StarkNet

「分形擴展—Fractional Scaling」:StarkWare 認爲,多個Layer3將建立在Layer2之上,如衕多個Layer2建立在Layer1。其中L2用於通用擴展,而 L3用於定製擴展。

分形拓展,即通過逐層遞歸的方式實現擴展。引入L3,通過在L2的基礎上遞歸構建,爲特定應用提供更高的擴展性、更好的技術堆棧控製和隱私保護。L3能夠實現超大規模、更好的性能控製、隱私保護等優勢,衕時保持L1的安全性。這將使得StarkEx(目前用作L2解決方案)能夠遷移到L3,併且Standalone實例的StarkNet也將作爲L3提供。

在巴黎舉行的以太坊社區大會EthCC上,StarkWare的聯合創始人Eli Ben-Sasson宣布了即將推出的Starknet Appchain。Appchains是專門爲滿足特定應用需求而設計的應用區塊鏈。Starknet應用鏈旨在爲開髮者提供一個定製的環境,使其能夠在其中創建定製的Starknet實例,以穫得更好的規範控製、更低的成本、更大的規模和可選的隱私。通過建立Starknet應用鏈,開髮者能夠爲用戶提供更高的吞吐量和更優的用戶體驗。Starknet Stack利用STARK證明、Cairo編程語言和本機賬戶抽象等模塊構建。


Source:官方文檔

整體來説,Starknet Stack還處於開髮的早期階段,鏈上生態的髮展還處於極早期。

Polygon2.0

在整個設計思路中,Polygon2.0是希望自己Polygon’s PoS Mainnet與 ZKEVM成爲 Polygon的支柱,衕時引入Supernets應用鏈壯大Polygon的生態,而真正從中穫利的是POL代幣,因爲Polygon2.0的Supernets們需要質押POL代幣來運行節點保證公鏈的安全,爲了實現這一目標,Polygon一下給出了PoS節點/ZKEVM節點/Miden VM三個選項讓用戶挑選。而爲了擴大自己的吸引力,Polygon還配套了基於零知識證明的Polygon DID和名爲“Blueprint”的Web3游戲開髮指南。可見,Polygon2.0選擇從孵化的角度來爲自己爭取到更豐富的生態。此外,Polygon2.0的Supernets介紹中多次提及企業區塊鏈概念,從Polygon與星巴剋/耐剋/華納音樂等的合作中可知,其另一個護城河便是企業版的低門檻高定製化應用鏈。

在結構上,Polygon2.0與OP Stack類似,它也將自己分爲了數個層,分別是:

  • Staking Layer
  • Interop Layer
  • Execution Layer
  • Proving Layer

它的這種分層形式,也就是:

  • Link
  • Network
  • Transport
  • Application Layer

這些是借鑒了互聯網協議組件,每個協議層都負責一個特定的子流程,也就是技術堆棧。

Staking Layer

這質押層功能跟以太坊的PoS(權益證明)基本一緻,但是它不僅僅給Polygon主網使用:

Polygon除了最初的Polygon主網,還有ZKEVM、Supernets等,因此Validators 會爲很多條鏈提供服務,用類似於restaking的模式,併通過Validator Manager管理。

而用來管理各條鏈所屬的Validators的是Chain Manager合約,每條鏈都有自己的Chain Manager合約,以此來決定驗證者數量和額外的對於驗證者的要求,比如要遵守的法規或是必鬚額外質押的代幣,這意味著驗證者可能需要額外質押該鏈自己的代幣來參與其驗證。

事實上這個質押層才是Polygon2.0的重點,不衕於Optimism和Arbitrum,Supernets 想要運行,必鬚要有質押了$POL的Validator支持,Polygon chains越多,需要的Validator也就越多,而POL代幣的價值也就越高。但是Restaking的模式也幫助Supernets團隊可以專註於Utility和社群,而不是基礎設施,降低公鏈的入門門檻。

Interop Layer

Interop Layer用ZK Proof實現像Cosmos一樣的原生跨鏈。通過拓展Polygon ZKEVM rolllup使用的LxLy協議,Polygon引入了一個Aggregator來實現原子級的跨鏈互操。首先,它可以接收ZK證明和Message Queues,此外,它還可以把多個ZK證明聚合爲單個ZK證明併提交給以太坊驗證。所以它是一個位於Polygon和以太坊之間的中間件。

因此,當A鏈髮出的Message Queue和ZK證明被Aggregator接收,那麽作爲目標鏈的B鏈就可以直接接收來自A鏈的消息,從而實現無縫跨鏈交互。當然,Polygon也嘗試將Aggregator用PoS Validator的形式去中心化。

Execution Layer

它的執行層在各鏈中的作用都是比較類似的。那麽,在這些中間就包括了P2P/Consensus/Memepool/Database,以及ZK證明所特有的Witness generator。

Proving Layer

證明層是ZK-Rollup特有的層級,它本質就是一個爲Polygon鏈所有交易生産ZK證明的協議。

它主要由通用證明器和狀態機組成,通用證明器繼承了使用遞歸SNARK技術的Plonky2,而狀態機則有由Polygon團隊提供的ZKEVM和MidenVM,或由公鏈團隊自己構建,例如ZKWASM。

小結

技術開源性角度

OP Stack受到衆多項目歡迎,包括Base/Magi/opBNB/Worldcoin在內的十多個項目先後宣布使用OP Stack,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許可的開放性,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Optimism使用的是MIT License,而Arbitrum/ZKSync/Starknet/Polygon用的則是Apache License 2.0,雖然大家都是開源的,但是兩個許可的開放程度是不衕的。MIT License隻要求保留原有的許可證聲明和版權聲明,允許商用、分髮、修改、私用、附加協議,甚至可以出售MIT協議的代碼。Apache License 2.0要求在被修改的文件中加以説明修改的源代碼。派生項目中,需要帶有原項目代碼中的Apache-2.0協議,衕時還包括商標,專利聲明以及其他原作者規定需要包含的説明。派生項目中,如果包含Notice文件,則在Notice文件中也需要帶有Apache-2.0協議。

簡單來説MIT License是最寬鬆的,而Apache License則更爲嚴格。

兼容程度角度

• 1)Optimism和以太坊EVM的兼容程度高,Optimism的代碼有12,745個commits和2.3k個fork,這意味著大量的代碼更新和極高的開髮者採用率。

• 2)此外,從技術角度看,ZK 繫充分利用了以太坊的安全和共識機製,直接依賴其安全性。與OP繫相比,ZK繫能直接驗證狀態變更,無需等待底層狀態更新,簡化設計,提高跨鏈效率。而OP在異步跨鏈調用上受限,需要等待底層驗證和確認。

技術架構角度

• 1)目前來看Optimism和Polygon專註於拓展L2s,Arbitrum、ZK Sync和Starknet專註於拓展L3s。Layer3的應用鏈擁有更高的自由度/可拓展性和自主性,但是市場還在Layer2上髮展,Layer3仍舊在比較遠的未來。而且最關鍵的是Layer3的跨鏈互操在技術上併沒有完全實現,當前沒有任何一家可以宣傳自己能做到Layer3的跨鏈互操。在這個情況下,註重可組合性的dApp們必然會選擇Layer2來進行DeFi樂高的搭建。

• 2)模塊化和SDK組件則是當前區塊鏈的統一路徑,不論是公鏈之於dApp還是Stack之於Layer2/Layer3,都是以最小編程門檻和最大可定製化來降低開髮者構建項目的成本,使其能夠專註於産品設計和社群運營。更有像AltLayer這種專門以Rollup As A Service爲核心業務的項目,所以無代碼髮鏈和髮項目一定會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而普遍化。

開髮進度角度

目前僅OP Stack和Polygon2.0開髮較快,但是OP的生態髮展最快且已有落地公鏈,而Arbirtum、ZKSync和Starknet還處於開髮的極早期。特別是ZKSync和Starknet主網生態未構建完善的情況下,可以推斷它們可能更多是爲了應對OP Superchain的競爭而進行的開髮策略。但在去中心化的程度來看,Starkware的ZK證明生成器STARK Prove-Stone於8月31日在Apache2.0許可證下開源,而OP Stack在Base幫助下也不見去中心化排序器的檔期,可見Starkware在去中心化進程或許會處於領先地位。

多鏈敘事和超級鏈敘事對比

Layer2跨鏈與IBC和Keplr錢包

Layer2多鏈的一大敘事就是原子級跨鏈交易,OP Stack通過共享排序器實現與IBC一樣的鏈間通信效果,Polygon2.0用公共驗證器集和重質押的共享安全性來成爲 “Polygon Hub”。

但目前Layer2的跨鏈還在敘事階段,能用的隻有基於跨鏈橋模式的EVM跨鏈(wormhole/layerzero/axelar),這與IBC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

SEI在前段時間的跨鏈空投就很好地展現了這個差距:使用Wormhole 從Ethereum/Arbitrum/Polygon/BSC進行跨鏈的USDC都因爲超出Wormhole在SEI的跨鏈額度而不得不等待24h才能跨出SEI鏈。而通過IBC從Osmosis跨到SEI的ATOM和OSMO可以在跨入的瞬間就跨回原鏈。衕樣屬於IBC生態的Axelar USDC也因此受到青睞,但受限於SEI官方橋的Axelar跨鏈機製,跨入和跨出SEI有大約半小時的等待時間,不過如果是使用直接跨到IBC公鏈,也是瞬間到賬。24h與瞬間到賬,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Layer2的鏈間切換在MetaMask上的使用體驗與Keplr相比衕樣具有顯著差距。隨著Layer2公鏈的增加,在不衕鏈之間轉換的需求也逐漸增加,但是各鏈的資産和交互在MetaMask上是相互獨立的,必鬚要使用第三方工具才能統一管理,但這也增加了資金風險。而在Keplr錢包卻可以顯示整個生態的資金數量與狀態,Layer2 的Stack戰略或許需要一個類似Keplr的Super Wallet統一自己的生態資産。

共享排序器與ISC和區塊拍賣

排序器是Rollup的收益關鍵也是安全關鍵。共享排序器能夠讓新Layer2跳過排序器的構建與維護,也能由此穫得所有鏈的MEV收入,強化Superchain的價值。但是共享排序器也意味著共享底層安全,當前的Layer2 Stack們的排序器都過於中心化,隻有PoS排序器和多組織多簽實現才能算曏Vitalik的Stage2邁出了一步,所以未來共享排序器與去中心化排序器是擴大收益與保證安全的必經之路。

而作爲Cosmos自救的關鍵之一,ICS爲Cosmos 生態公鏈降低進入門檻也爲Cosmos hub提供更多價值捕穫給ATOM代幣賦能。在過去,Cosmos生態各自用PoS來保證自己的安全,ATOM也隻用來保證Cosmos hub的安全,使得質押ATOM擼空投和拿PoS基本收益成爲了ATOM唯二能做的事,這與當前Layer2的現狀十分類似,隻是OP Stack 用Superchain選擇了Layered Secuirity,而Polygon2.0用Restaking選擇了Mesh Secuirity。而區塊拍賣則是將MEV價格化,從商業模式上化解MEV,即排序器價值量化。隨著共享排序器的建立,MEV價值自然就成倍上漲了,Superchain的MEV收入必然不能簡單地由排序器收入囊中,所以Stacks的區塊拍賣肯定會在共享排序器落地之後不久上線。


Source:Delphi Digital

結語:成爲Cosmos是Layer2的最終形態

鑒於Layer2 Stacks們對Cosmos的模式的認可,Cosmos當前生態中具有特色機製想必也會很快被優化採用,例如借鑒Berachain/Injective/Sei/Canto等公鏈,引入公鏈級別的底層流動性/Terra式原生穩定幣/公鏈級別原生借貸/Gas 共享機製/模塊化部署合約/出塊拍賣等建立Layer2。又或者是如上文所述,開髮一個類似Keplr錢包的Stack生態錢包來整合生態資産。

但最重要的、併且也是Stacks們當前缺失的一個Cosmos機製其實是完整版的鏈間安全,不衕Layer2 Stacks可以相互共享排序器,即排序器層的去中心化,而不僅僅是各家的排序器去中心化,避免單一排序器的風險。衕時基於PoS的排序器還可以通過類似重質押的方式,實現多個排序器爲衕一條鏈提供服務。即Cosmos ICS的Layered Security和Mesh Security。

市場一定會有一個Cosmos或者OP superchain的角色出現。

市場確實在尋找一個類似Cosmos或OP superchain的角色,這種角色將扮演著連接不衕區塊鏈網絡的樞紐,通過創造協衕效應和共享生態資源,實現整個生態繫統的增長。如果OP Stack的方法證明不可行,未來可能會出現一個新的解決方案來填補這一空缺。

無論最終出現的是類似於ARB Orbit或OP Superchain還是ZK Stacks的角色,它們都將在Layer2擴容的道路上髮揮重要作用。而隨著ZK技術的成熟和去門檻化,很可能會是ZK繫或引入了ZK技術的OP繫Stacks接過Layer2多鏈的大旗,ZK技術自帶高TPS和去中心化,這恰恰是擴容拓展除了兼容性之外最關鍵的兩個屬性,也是高度共享安全性情況下的技術保障。ZKSync和Starknet雖然開髮進度較慢,但是其TVL和用戶量的增長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們可以期待一下是OP Stack的先髮優勢和兼容性能快速占領Stack市場,還是ZK Stack的高TPS和去中心化能在技術成熟後後髮製人。

Reference

[1]《Layer2四大天王爭先布局Stack背後的原因》 https://haotiancryptoinsight.substack.com/p/layer2stack

[2]《超級鏈來臨:深度解讀 Coinbase 和 Optimism 聯手打造的 OP Stack》https://www.8btc.com/article/6806138

[3]《Crazy Multichain Universe, Crazy OP Stack》https://medium.com/ybbcapital/crazy-multichain-universe-crazy-op-stack-acb63be8d515

[4]《Introduction to Hyperchains》https://medium.com/matter-labs/introduction-to-hyperchains-fdb33414ead7

[5]《Introducing the ZK Stack》https://medium.com/matter-labs/introducing-the-ZK-stack-c24240c2532a

[6]《ZKSync生態進程與去中心化進程的變量》https://twitter.com/tmel0211/status/1663034763832344576

[7]《A gentle introduction: Orbit chains》https://docs.arbitrum.io/launch-orbit-chain/orbit-gentle-introduction

[8]《The Starknet Stack’s Growth Spurt》https://starkware.co/resource/the-starknet-stacks-growth-spurt/

[9]《開源許可證的區別》https://www.geek-workshop.com/thread-1860-1-1.html

[10]《The Appchain Universe: The Risks and Opportunities》https://medium.com/alliancedao/the-appchain-universe-the-risks-and-opportunities-9a22530e2a0c

[11]《Application-Specific Blockchains: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https://medium.com/1kxnetwork/application-specific-blockchains-9a36511c832

[12]《The Inevitability of UNIchain》https://medium.com/nascent-xyz/the-inevitability-of-unichain-bc600c92c5c4

數據來源:
[13]https://defillama.com/chains

[14]https://dune.com/Marcov/Optimism-Ethereum

[15]https://dune.com/gopimanchurian/arbitrum

[16]https://dune.com/gm365/L2

聲明:

  • 本文轉載自[ OP Research],著作權歸屬原作者[Jam, CloudY],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OP Research:「Cosmos」才是Layer2的最終形態?

中級11/26/2023, 6:29:50 PM
本文探討市場對於未來區塊鏈髮展方曏的不衕觀點,著重多鏈敘事的現狀與Layer2之間的比較。透過對新老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完整介紹和橫曏對比,得以掌握目前二層網路的髮展狀況。衕時也借助Cosmos架構的介紹來分析Op Stack等Layer2賽道的現狀和前景。

背景

Layer2是近期的市場焦點

ZK繫Rollups們也很識趣地推出了自己的ZKEVM和測試網通過空投預期捕穫真實用戶和資金,導緻擼毛用戶每天需要交互的Layer2公鏈一時間多到忙不過來。但是這也意味著這個賽道的擁擠程度之高,特別是Arbitrum借助空投爲自己帶來了大量的關註,順勢給自己的生態項目也髮放了生態補助,鼓勵生態髮展和激勵用戶,這讓Arbitrum的TVL和Tx常年是Optimism的兩倍以上。而ZKSync也通過era和空投預期實現了TVL與Tx的快速增長。

除了數據上被壓製,最早髮幣的Optimism還麵臨著每月大量的代幣解鎖,爲了扳回局麵,Optimism 用OP Stack戰略進行反擊。OP Stack上線之初市場併沒有太大的反應,直到Coinbase宣布要使用OP Stack開髮自己的Layer2BASE,以及A16Z也要用OP Stack髮行自己的Layer2 Magi。在這之後,髮行Layer2似乎成了一個共識,陸續有各個領域的項目宣布加入Layer2 War。OP代幣的幣價也一路走高,直到BASE鏈上線。

而其他老牌Layer2也按捺不住,選擇髮布自己的Stack與Optimism競爭,例如:Arbitrum Orbit,Polygon 2.0,ZKSync的Hyperchain和Starware的Starknet。

Layer2穫得階段性勝利

市場對於未來的Blockchain是多鏈還是Layer2有不衕看法。就目前而言Layer2、多鏈(特別是功能鏈)確實有了更新的進展。

在22年初我們還在探討Blockchian的未來是多鏈還是ETH+Layer2,如今Cosmos已經是退居二線的狀態,被Optimism/Arbitrum/Polygon/ZKSync等Layer2搶去關註度,資金和開髮者也用腳投票紛紛投資和入駐Layer2。

轉爲POS和進行上海升級之後的ETH承載著最多的on-chain asset併在擴容和通縮的路上一騎絶塵。與其開髮沒有創新的新公鏈,搭建新的生態,來奪取ETH流量,不如直接基於以太坊提供的算力和狀態來保證安全性,以ETH爲GAS Token,通過EVM和激勵吸引開髮者和流動性來做價值遷移,這將有助於形成飛輪效應。從數據上來看,現在TVL/項目數/獨立用戶數等都是Layer2占優,衕時還有衆多項目方宣布髮行Layer2等待入場,相信Layer2的多鏈時代已經到來。

不過,雖然Terra事件後,像Terra鏈/Juno鏈等Cosmos生態幾近退出市場,但是Injective/Canto/Berachain/Sei/DYDX v4 等Cosmos生態都即將或已經推出主網,他們嘗試著用更激進的方式來解決當前Blockchain的問題,併搭建自己的生態。Cosmos也有Evmos借助evm來搭上ETH的快車,曏ETH生態吸血穫取ETH流動性。而Cosmos自己也髮布了Cosmos 2.0,希望通過鏈間安全性和區塊拍賣來爲ATOM賦能併增強自身在生態的重要性。隻是,就當前二級走勢和TVL來看,Cosmos生態併沒有成功從Terra之後的頽勢中翻身,這也是受限於Cosmos生態各自爲戰的狀態。


Source:L2BEAT – The state of the layer two ecosystem、defillama.com,截至20230821

OP Stack

覆刻Cosmos打法

Layer2的多鏈時代很像過去Cosmos和Polkadot講述的多鏈敘事,隻不過聯通多鏈的不是Cosmos hub也不是中繼鏈,而是以太坊。但事實上,以太坊隻是作爲DA層提供安全性,併沒有真正聯通Layer2s,所以這給了Stack一個機會,Layer2作爲中間Rollup層,既能提供公鏈定製開髮服務賺錢,還可以作爲樞紐捕穫其他Layer2價值或作爲DA層曏Layer3收費。

事實上Layer2本身就是以太坊模塊化的一步,那麽把Layer2進行模塊化的疊加,就可以簡單高效地搭建一個Layer2,再通過一個中心樞紐連接各Layer2實現原子級跨鏈。在這個基礎上,中心樞紐還能夠作爲DA層,再在其上搭建Layer3應用鏈,解放公鏈的創新性。

像Cosmos一樣將自己的核心特性做成通用組件,再提供給其他鏈使用,從而建立自己的生態,這樣的競爭優勢是單獨做一條公鏈無法比擬的。而Optimism就選擇了類似Cosmos的低門檻開髮,無鬚許可髮鏈,高度兼容性,跨鏈互操等特性來搭建自己的生態。

多鏈敘事的開端:Cosmos

Cosmos的設計鼓勵各個區塊鏈網絡之間的協衕合作,通過共享價值和數據,實現生態繫統的互通,是探索多鏈互操作性的首批玩家。

Cosmos是一個具有高度模塊化和可互操作性的區塊鏈生態繫統,包括三個核心組件:Tendermint共識機製、Cosmos SDK以及IBC(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跨鏈通信協議。

1.Tendermint共識機製

Tendermint是Cosmos Hub的網絡共識引擎,由Tendermint Core和ABCI兩部分組成。它採用PBFT+Bonded PoS混合共識,確保2/3以上的驗證人達成共識。Tendermint將區塊鏈應用和底層共識分離,以狀態機控製應用邏輯,衕時提供ABCI接口與應用層互動。這種架構支持共識和接入其他鏈。


Source:Tendermint架構:圖源自官方

2.Cosmos SDK

Cosmos SDK是開髮者工具包,允許在Tendermint之上構建模塊化的狀態機。開髮者可以使用SDK建立新的區塊鏈,也可以通過Peg Zone橋接入Cosmos等。SDK提供了多重儲存的概念,將應用程序狀態畫分爲不衕的隔離專區,每個模塊都管理自己的狀態。SDK的模塊主要包括Bank、Auth和Staking&Slashing等,用於構建覆雜的狀態機。


Source:Cosmos SDK示意:圖源自官方

3.IBC跨鏈通信協議

IBC是Cosmos中實現不衕區塊鏈通信的協議,用於在Zone之間進行跨鏈交互。通過在Hub上建立IBC連接,Zone可以與其他連接到該Hub的Zone通信。通過IBC,Zone可以髮送代幣和數據包,實現跨鏈資産和信息的傳輸。PG Zone作爲橋接器,連接無法直接通過IBC接入的外部區塊鏈(例如:Bitcoin),使其與Cosmos中的區塊鏈互操作。


Source:IBC通信示意:圖源自官方

這些組件的結合使得開髮者能夠構建安全、靈活的應用,實現區塊鏈之間的跨鏈互通和資産轉移。

Cosmos的Hub和Zone架構以及跨鏈互操作性

Cosmos採用了Hub和Zone模型的架構,其中Hub是網絡中心樞紐,而Zone是獨立接入網絡的公鏈。Hub會追蹤和記録各個Zone的狀態,而每個Zone需要將自身産生的新區塊反饋給Hub,併衕步Hub的狀態。不衕Zone之間併不是直接衕步狀態,而是通過髮曏Hub的數據包間接通信。

技術上,Cosmos的Hub和Zone模型實現了不衕區塊鏈之間的互操作性。Zone之間通過Hub進行通信,Hub實時衕步全局狀態,通過將區塊鏈應用與底層共識分離,提供ABCI接口與應用層互動,開髮人員可以用任何語言編寫應用邏輯。這種架構既可以實現共識,也方便其他區塊鏈的接入。

Cosmos的核心代幣$ATOM在Hub生態中主要用於支付交易費和治理投票,其代幣需求與Cosmos生態的髮展直接相關。Cosmos旨在構建通用的區塊鏈開髮框架併解決跨鏈問題,以實現多鏈宇宙的願景。

在跨鏈機製上,Cosmos的Hub充當中繼鏈,Zone則是平行鏈,每個鏈都有自己的驗證者。Cosmos Hub作爲網絡核心,允許不衕區塊鏈通過IBC協議進行互聯。Zone需要通過Hub與其他Zone通信,而不衕Zone之間的管理方式是分散的。因此,如果某個Zone遭受攻擊或作惡行爲,其他Zone不會受到影響。


Source:Cosmos架構示意:圖源自官方

整體而言Cosmos在多鏈互操作性領域扮演了先驅角色。它通過Hub和Zone架構以及引入IBC協議,實現了不衕區塊鏈之間的無縫通信和跨鏈資産轉移。此外,Cosmos的模塊化架構爲開髮者提供了靈活性。使用Cosmos SDK,開髮者可以構建具有各種功能模塊的定製化區塊鏈應用。衕時,Tendermint共識機製在Cosmos中髮揮了關鍵作用。它採用PBFT+Bonded PoS混合共識,保證了高度安全性和可擴展性。通過將共識與應用分離,Tendermint實現了更高程度的模塊化和可擴展性,衕時提供了ABCI接口以供應用邏輯的交互。

新多鏈敘事:Superchain

「Cosmos的核心目標是實現不衕區塊鏈之間的互通和互操作性,當前Layer2 War的競爭焦點似乎也正一步步朝著這個目標靠近。」

Layer2解決方案的共衕目標是提高以太坊網絡的吞吐量和可擴展性,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交易需求。然而,這些Layer2之間的競爭焦點逐漸從單純的性能提升轉曏了更加廣泛的互通性和互操作性,甚至於生態。

  1. 互通性:隨著越來越多的區塊鏈項目和Layer2解決方案的出現,用戶和開髮者希望能夠無縫地在不衕的區塊鏈之間轉移資産和數據。互通性的實現將爲用戶提供更大的靈活性,讓他們能夠在不衕的區塊鏈網絡中自由流動。
  2. 互操作性:Layer2解決方案的競爭驅動著開髮者創造更加通用的技術標準,以實現不衕Layer2之間的互操作性。這種互操作性將促進不衕Layer2網絡之間的協作和數據交換,從而創造更加豐富的生態繫統。
  3. 協衕效應:類似於Cosmos的Hub-and-Zone架構,Layer2解決方案之間的互通性可以創造協衕效應。不衕Layer2解決方案之間的互通將加強整個生態繫統的價值,吸引更多的用戶和開髮者參與其中。
  4. 降低摩擦成本:實現不衕區塊鏈和Layer2之間的互通性將降低用戶的摩擦成本。用戶不再需要在不衕網絡之間進行繁瑣的兌換和轉移,從而提高了用戶體驗和參與度。

• 以下是Layer2s的方案與路徑比較:


Source:Stacy Muur、l2beat、OP Research|20230827

Optimism

「OP Stack就像是給一個大家族的聚會安排了更多座位,讓每個人都能參加,而不需要重新找座位。」

Optimism Rollup和OP Stack

Optimism Rollup(ORU)是一種基於以太坊(L1)的Layer 2(L2)擴容解決方案,其設計理念在於利用L1的共識機製來確保L2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避免引入額外的獨立共識機製。作爲基於父鏈-子鏈模型的一部分,ORU將父鏈定位爲L1,其中以太坊充當了這個父鏈的角色。

在ORU的運行機製中,有三個主要步驟。

首先是數據存儲(Blockstorage),L2上的交易被整理併寫入區塊,然後以一種壓縮格式將這些區塊寫入L1。這種做法維護了數據的可用性,確保了交易數據在需要時可以隨時檢索。

其次,出塊(Blockproduction)階段涉及到定序器的操作,它負責構建和執行L2區塊。這個過程包括交易的確認、新區塊的構造,以及將相關信息傳遞到L1以進行交易的提交。

最後,區塊執行(Blockexecution)階段確保接收新區塊,併維護L2網絡的穩定運行。

另一方麵,OP Stack作爲一個支持Optimism技術的標準化開髮堆棧。從具象角度而言,按層級從下往上看,首先是數據可用性層(DALayer),它定義了L2的原始數據來源。目前,以太坊主鏈在這個層麵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其次是排序層(SequencingLayer),這個層級的功能由定序器承擔,負責交易的確認、狀態更新以及L2區塊的構造。然後是派生層(Derivation):派生層定義了如何處理數據可用層中的原始數據以形成經過處理的輸入,這些輸入通過標準以太坊引擎 API 髮送到執行層。執行層(ExecutionLayer)定義了L2繫統的狀態結構,支持以太坊虛擬機(EVM)或其他虛擬機,衕時爲交易增加了一些L1數據費用。結算層(Settlement Layer),負責將經過L2確認的交易數據髮送到目標區塊鏈,進行最終結算。最後是治理層(Governance Layer),目前的方案【1】是多個基於OP Stack的鏈共享治理衕一套治理標準。


Source:OP Stack結構|源自:Binance Research

*註【1】:optimism.mirror.xyz

Superchain

Superchain通過共享安全性、通信層和開髮套件(OP Stack),使不衕的Layer 2(L2)得以協衕工作。在傳統的L1設計中,擴展性和性能常常成爲限製因素,而Superchain通過將多個L2網絡整合到一起,提供更強的可擴展性和性能。這種橫曏擴展不僅令繫統具備更高的容量,還能爲開髮者和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體驗。

基於OP Stack的Superchain將成爲不衕L2解決方案的連接點,爲各種區塊鏈和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大規模運行提供支持。OP Stack作爲支持Optimism技術的標準化開髮堆棧,將不衕的L2網絡集成在一起,促進了這些網絡之間的互操作性。通過將多個L2整合到超級鏈中,可以實現更加高效和靈活的跨鏈通信,讓用戶能夠無縫地在不衕L2之間進行資産和信息的傳遞,從而實現更多可能性。Superchain的關鍵屬性之一是模塊化。通過使用OP Stack作爲開髮基礎,各個L2網絡可以按需選擇層級模塊,將不衕的技術組件靈活組合起來,以滿足特定需求。這種模塊化的設計不僅提高了繫統的可定製性,還爲新的技術和創新提供了便捷的接入途徑。此外,Superchain還強調互操作性,使得不衕的L2解決方案能夠實現更高效的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基於OP Stack的Superchain可以提供更加低成本的部署選項,讓更多的開髮者和項目能夠參與其中。這有助於推動更廣泛的L2網絡的髮展和採用。


Source:Superchain架構:源自OP 官方

事實上使用OP Stack髮行更多Layer2隻是Superchain建立的第一步,成型的OP Stack需要Layer2能夠共享排序器互換經濟與信息,建立統一的安全治理機製和鏈間生態。以BASE爲例,Optimism與BASE的合作有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第一是協議管理,BASE遵守Law of Chains併加入op-geth和op-node客戶端運營,衕時採用paradiagm設計的op-reth故障證明客戶端和設立Pessimism悲觀監控繫統 ;第二是經濟和治理,BASE會將自己排序器收入2.5%或扣除L1 Gas後的公鏈利潤的15%(取高者)作爲使用OP Stack的費用,而Optimisim也會爲BASE提供至多2.75%的OP總供應量作爲參與治理的回報。BASE和Optimism將會共衕建立Security Council來管理控製合約升級的多簽以及製定挑戰者密鑰管理方案,以此來避免團隊成員單方麵作惡。通俗理解,任何基於OP Stack構建的區塊鏈網絡都可以根據需求靈活組合OP Stack的不衕層級模塊,構建L2s。而Optimism(現稱:OP Mainnet)作爲其第一條L2,共衕構建Super chain的生態鏈。這使得整個生態繫統更具彈性,能夠滿足各種不衕的需求和創新。

Arbitrum

與Optimism的Superchain戰略不衕(基於OP Stack構建L2s),Arbitrum的Orbitchain戰略允許基於Arbitrum Nitro(技術堆棧,類似與OP Stack)在 Arbitrum 主網(包括:Arbitrum One、Nova和Goerli)上創建和部署 Layer3,也被稱爲應用鏈。


Source:Orbitchain架構:ARB官網

不衕於Optimism的Superchain,Arbitrum採用了一種更具靈活性和可定製性的方法。Orbit是一個允許任何開髮者基於ARB構建L3(應用程序鏈)的開髮框架,其最終架構爲Orbit chain。Orbit chain的設計目標是與即將推出的Arbitrum Stylus升級兼容。這種兼容性爲開髮人員使用C、C++和Rust等編程語言構建去中心化應用(dApp)提供了便利。通過利用這些編程語言,開髮人員可以更加自由地構建功能豐富的dApp,而無鬚遷移到新的技術堆棧。這爲dApp開髮人員創造了更大的靈活性和選擇性,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不衕項目的需求。


Source:Orbitchain架構:源自ARB官方文檔

但是目前Arbitrum Orbit仍然處於一個測試網的階段,尚未達到OP Stack的模塊完整度。

ZKSync Era

主權和無縫連接」是ZK Stack的核心敘事。

開髮者完全掌握自主權定製Hyperchain。Hyperchain獨立運作,僅依靠以太坊Layer1保證安全與活躍性。Hyperbridge網絡使Hyperchain相互連接。ZK Stack於20230623推出,旨在基於ZKSync Era的代碼構建定製的ZK支持的L2和L3。這是一個構建模塊化、主權性、ZK Hyperchains的框架。所以,其從技術架構上與OP Stack併無區別。

ZK Stack是一個用於構建模塊化、主權性、基於零知識技術的Hyperchains的框架。它著眼於解決“ZK Credo”中提出的挑戰,旨在爲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提供基礎。ZK Stack的核心特點包括免費開源、可組合性、模塊化定製、經過驗證的安全性以及未來可擴展性等。

該框架由Matter Labs開髮,使用MIT/Apache開源許可證。使用ZK Stack構建的Hyperchains可以在無信任網絡中無縫連接,具有低延遲和共享流動性。開髮人員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定製Hyperchains,衕時確保安全性和可靠性。ZK Stack基於ZKSync Era的代碼,借助Hyperbridge實現了超級鏈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了快速、低成本的互操作性。開髮者可以根據需要定製超級鏈,通過Hyperbridge實現互連,從而實現無信任、快速、低成本的互操作性。

ZK Stack適用於需要定製化Hyperchains或在更加廣泛生態繫統中異步連接的場景,因爲L1-L2 橋是異步的。從架構上來看,ZKSync Era有2個應用場景:

• 1)作爲L2s的其中一條Hyperchain,併且與衕級別的L2s互聯互通,共享流動性和其他生態資源。

• 2)作爲L3s的DA Layer。

Hyperchain通過驗證鏈下計算來解決信任問題,使用零知識證明確保安全性。Hyperbridge連接超級鏈,實現數據傳遞和互操作性。Hyperchain通過Hyperbridge橋接,具有驗證橋接、本地橋接和數據可用性等特點,從而構建統一的流動性網絡。從用戶角度看,Hyperchain實現無縫互操作和跨鏈錢包管理,確保用戶體驗。技術上,基於驗證橋接的Hyperchains、共享驗證器和數據可用性等構成了Hyperbridges的基礎。


Source:matter-labs

綜合來説,Hyperchain的可拓展性和組合性是其設計的核心。Hyperchain的L3既可以跟衕級別的L3互聯互通,也直接將以太坊作爲DAlayer,這種情況下該L3本質上又是一條L2。下圖,左上第2條Hyperchain L3即是最直接的案例證明。但是作爲ZK Rollup的公鏈,Layer2s除了需要解決與Solidity編程語言間的Gap,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獨立開髮ZK circuit電路繫統的能力,否則就隻能共享ZKPorter來運行。可是當前ZKSync併沒有完善的組件共享機製,可見Hyperchain在編程語言和技術上限製了大量開髮者進入。此外ZK Rollup雖然在技術上可以實現百萬級PTS的交易量的衕時做到去中心化,但是ZK Proof的成本也要更高,加上排序器的中心化,而且覆雜智能合約的Gas fee要更高也容易因爲兼容性差失敗,導緻在短時間內ZKSync難以高速髮展,因此也不會髮幣來促進髮展。針對這一點,ZK Sync在其Hyperchain的架構上已經做了一定的優化——繫統的 LLVM 編譯器支持Solidity和任何其他現代編程語言,增加了對專門使用 Rust、C++和Swift等語言的開髮者的可訪問性。但綜合來説,Hyperchain的開髮難度最大。


Source:matter-labs

但是目前ZK Stack仍處於開髮階段,未上線測試網。

StarkNet

「分形擴展—Fractional Scaling」:StarkWare 認爲,多個Layer3將建立在Layer2之上,如衕多個Layer2建立在Layer1。其中L2用於通用擴展,而 L3用於定製擴展。

分形拓展,即通過逐層遞歸的方式實現擴展。引入L3,通過在L2的基礎上遞歸構建,爲特定應用提供更高的擴展性、更好的技術堆棧控製和隱私保護。L3能夠實現超大規模、更好的性能控製、隱私保護等優勢,衕時保持L1的安全性。這將使得StarkEx(目前用作L2解決方案)能夠遷移到L3,併且Standalone實例的StarkNet也將作爲L3提供。

在巴黎舉行的以太坊社區大會EthCC上,StarkWare的聯合創始人Eli Ben-Sasson宣布了即將推出的Starknet Appchain。Appchains是專門爲滿足特定應用需求而設計的應用區塊鏈。Starknet應用鏈旨在爲開髮者提供一個定製的環境,使其能夠在其中創建定製的Starknet實例,以穫得更好的規範控製、更低的成本、更大的規模和可選的隱私。通過建立Starknet應用鏈,開髮者能夠爲用戶提供更高的吞吐量和更優的用戶體驗。Starknet Stack利用STARK證明、Cairo編程語言和本機賬戶抽象等模塊構建。


Source:官方文檔

整體來説,Starknet Stack還處於開髮的早期階段,鏈上生態的髮展還處於極早期。

Polygon2.0

在整個設計思路中,Polygon2.0是希望自己Polygon’s PoS Mainnet與 ZKEVM成爲 Polygon的支柱,衕時引入Supernets應用鏈壯大Polygon的生態,而真正從中穫利的是POL代幣,因爲Polygon2.0的Supernets們需要質押POL代幣來運行節點保證公鏈的安全,爲了實現這一目標,Polygon一下給出了PoS節點/ZKEVM節點/Miden VM三個選項讓用戶挑選。而爲了擴大自己的吸引力,Polygon還配套了基於零知識證明的Polygon DID和名爲“Blueprint”的Web3游戲開髮指南。可見,Polygon2.0選擇從孵化的角度來爲自己爭取到更豐富的生態。此外,Polygon2.0的Supernets介紹中多次提及企業區塊鏈概念,從Polygon與星巴剋/耐剋/華納音樂等的合作中可知,其另一個護城河便是企業版的低門檻高定製化應用鏈。

在結構上,Polygon2.0與OP Stack類似,它也將自己分爲了數個層,分別是:

  • Staking Layer
  • Interop Layer
  • Execution Layer
  • Proving Layer

它的這種分層形式,也就是:

  • Link
  • Network
  • Transport
  • Application Layer

這些是借鑒了互聯網協議組件,每個協議層都負責一個特定的子流程,也就是技術堆棧。

Staking Layer

這質押層功能跟以太坊的PoS(權益證明)基本一緻,但是它不僅僅給Polygon主網使用:

Polygon除了最初的Polygon主網,還有ZKEVM、Supernets等,因此Validators 會爲很多條鏈提供服務,用類似於restaking的模式,併通過Validator Manager管理。

而用來管理各條鏈所屬的Validators的是Chain Manager合約,每條鏈都有自己的Chain Manager合約,以此來決定驗證者數量和額外的對於驗證者的要求,比如要遵守的法規或是必鬚額外質押的代幣,這意味著驗證者可能需要額外質押該鏈自己的代幣來參與其驗證。

事實上這個質押層才是Polygon2.0的重點,不衕於Optimism和Arbitrum,Supernets 想要運行,必鬚要有質押了$POL的Validator支持,Polygon chains越多,需要的Validator也就越多,而POL代幣的價值也就越高。但是Restaking的模式也幫助Supernets團隊可以專註於Utility和社群,而不是基礎設施,降低公鏈的入門門檻。

Interop Layer

Interop Layer用ZK Proof實現像Cosmos一樣的原生跨鏈。通過拓展Polygon ZKEVM rolllup使用的LxLy協議,Polygon引入了一個Aggregator來實現原子級的跨鏈互操。首先,它可以接收ZK證明和Message Queues,此外,它還可以把多個ZK證明聚合爲單個ZK證明併提交給以太坊驗證。所以它是一個位於Polygon和以太坊之間的中間件。

因此,當A鏈髮出的Message Queue和ZK證明被Aggregator接收,那麽作爲目標鏈的B鏈就可以直接接收來自A鏈的消息,從而實現無縫跨鏈交互。當然,Polygon也嘗試將Aggregator用PoS Validator的形式去中心化。

Execution Layer

它的執行層在各鏈中的作用都是比較類似的。那麽,在這些中間就包括了P2P/Consensus/Memepool/Database,以及ZK證明所特有的Witness generator。

Proving Layer

證明層是ZK-Rollup特有的層級,它本質就是一個爲Polygon鏈所有交易生産ZK證明的協議。

它主要由通用證明器和狀態機組成,通用證明器繼承了使用遞歸SNARK技術的Plonky2,而狀態機則有由Polygon團隊提供的ZKEVM和MidenVM,或由公鏈團隊自己構建,例如ZKWASM。

小結

技術開源性角度

OP Stack受到衆多項目歡迎,包括Base/Magi/opBNB/Worldcoin在內的十多個項目先後宣布使用OP Stack,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許可的開放性,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Optimism使用的是MIT License,而Arbitrum/ZKSync/Starknet/Polygon用的則是Apache License 2.0,雖然大家都是開源的,但是兩個許可的開放程度是不衕的。MIT License隻要求保留原有的許可證聲明和版權聲明,允許商用、分髮、修改、私用、附加協議,甚至可以出售MIT協議的代碼。Apache License 2.0要求在被修改的文件中加以説明修改的源代碼。派生項目中,需要帶有原項目代碼中的Apache-2.0協議,衕時還包括商標,專利聲明以及其他原作者規定需要包含的説明。派生項目中,如果包含Notice文件,則在Notice文件中也需要帶有Apache-2.0協議。

簡單來説MIT License是最寬鬆的,而Apache License則更爲嚴格。

兼容程度角度

• 1)Optimism和以太坊EVM的兼容程度高,Optimism的代碼有12,745個commits和2.3k個fork,這意味著大量的代碼更新和極高的開髮者採用率。

• 2)此外,從技術角度看,ZK 繫充分利用了以太坊的安全和共識機製,直接依賴其安全性。與OP繫相比,ZK繫能直接驗證狀態變更,無需等待底層狀態更新,簡化設計,提高跨鏈效率。而OP在異步跨鏈調用上受限,需要等待底層驗證和確認。

技術架構角度

• 1)目前來看Optimism和Polygon專註於拓展L2s,Arbitrum、ZK Sync和Starknet專註於拓展L3s。Layer3的應用鏈擁有更高的自由度/可拓展性和自主性,但是市場還在Layer2上髮展,Layer3仍舊在比較遠的未來。而且最關鍵的是Layer3的跨鏈互操在技術上併沒有完全實現,當前沒有任何一家可以宣傳自己能做到Layer3的跨鏈互操。在這個情況下,註重可組合性的dApp們必然會選擇Layer2來進行DeFi樂高的搭建。

• 2)模塊化和SDK組件則是當前區塊鏈的統一路徑,不論是公鏈之於dApp還是Stack之於Layer2/Layer3,都是以最小編程門檻和最大可定製化來降低開髮者構建項目的成本,使其能夠專註於産品設計和社群運營。更有像AltLayer這種專門以Rollup As A Service爲核心業務的項目,所以無代碼髮鏈和髮項目一定會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而普遍化。

開髮進度角度

目前僅OP Stack和Polygon2.0開髮較快,但是OP的生態髮展最快且已有落地公鏈,而Arbirtum、ZKSync和Starknet還處於開髮的極早期。特別是ZKSync和Starknet主網生態未構建完善的情況下,可以推斷它們可能更多是爲了應對OP Superchain的競爭而進行的開髮策略。但在去中心化的程度來看,Starkware的ZK證明生成器STARK Prove-Stone於8月31日在Apache2.0許可證下開源,而OP Stack在Base幫助下也不見去中心化排序器的檔期,可見Starkware在去中心化進程或許會處於領先地位。

多鏈敘事和超級鏈敘事對比

Layer2跨鏈與IBC和Keplr錢包

Layer2多鏈的一大敘事就是原子級跨鏈交易,OP Stack通過共享排序器實現與IBC一樣的鏈間通信效果,Polygon2.0用公共驗證器集和重質押的共享安全性來成爲 “Polygon Hub”。

但目前Layer2的跨鏈還在敘事階段,能用的隻有基於跨鏈橋模式的EVM跨鏈(wormhole/layerzero/axelar),這與IBC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

SEI在前段時間的跨鏈空投就很好地展現了這個差距:使用Wormhole 從Ethereum/Arbitrum/Polygon/BSC進行跨鏈的USDC都因爲超出Wormhole在SEI的跨鏈額度而不得不等待24h才能跨出SEI鏈。而通過IBC從Osmosis跨到SEI的ATOM和OSMO可以在跨入的瞬間就跨回原鏈。衕樣屬於IBC生態的Axelar USDC也因此受到青睞,但受限於SEI官方橋的Axelar跨鏈機製,跨入和跨出SEI有大約半小時的等待時間,不過如果是使用直接跨到IBC公鏈,也是瞬間到賬。24h與瞬間到賬,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Layer2的鏈間切換在MetaMask上的使用體驗與Keplr相比衕樣具有顯著差距。隨著Layer2公鏈的增加,在不衕鏈之間轉換的需求也逐漸增加,但是各鏈的資産和交互在MetaMask上是相互獨立的,必鬚要使用第三方工具才能統一管理,但這也增加了資金風險。而在Keplr錢包卻可以顯示整個生態的資金數量與狀態,Layer2 的Stack戰略或許需要一個類似Keplr的Super Wallet統一自己的生態資産。

共享排序器與ISC和區塊拍賣

排序器是Rollup的收益關鍵也是安全關鍵。共享排序器能夠讓新Layer2跳過排序器的構建與維護,也能由此穫得所有鏈的MEV收入,強化Superchain的價值。但是共享排序器也意味著共享底層安全,當前的Layer2 Stack們的排序器都過於中心化,隻有PoS排序器和多組織多簽實現才能算曏Vitalik的Stage2邁出了一步,所以未來共享排序器與去中心化排序器是擴大收益與保證安全的必經之路。

而作爲Cosmos自救的關鍵之一,ICS爲Cosmos 生態公鏈降低進入門檻也爲Cosmos hub提供更多價值捕穫給ATOM代幣賦能。在過去,Cosmos生態各自用PoS來保證自己的安全,ATOM也隻用來保證Cosmos hub的安全,使得質押ATOM擼空投和拿PoS基本收益成爲了ATOM唯二能做的事,這與當前Layer2的現狀十分類似,隻是OP Stack 用Superchain選擇了Layered Secuirity,而Polygon2.0用Restaking選擇了Mesh Secuirity。而區塊拍賣則是將MEV價格化,從商業模式上化解MEV,即排序器價值量化。隨著共享排序器的建立,MEV價值自然就成倍上漲了,Superchain的MEV收入必然不能簡單地由排序器收入囊中,所以Stacks的區塊拍賣肯定會在共享排序器落地之後不久上線。


Source:Delphi Digital

結語:成爲Cosmos是Layer2的最終形態

鑒於Layer2 Stacks們對Cosmos的模式的認可,Cosmos當前生態中具有特色機製想必也會很快被優化採用,例如借鑒Berachain/Injective/Sei/Canto等公鏈,引入公鏈級別的底層流動性/Terra式原生穩定幣/公鏈級別原生借貸/Gas 共享機製/模塊化部署合約/出塊拍賣等建立Layer2。又或者是如上文所述,開髮一個類似Keplr錢包的Stack生態錢包來整合生態資産。

但最重要的、併且也是Stacks們當前缺失的一個Cosmos機製其實是完整版的鏈間安全,不衕Layer2 Stacks可以相互共享排序器,即排序器層的去中心化,而不僅僅是各家的排序器去中心化,避免單一排序器的風險。衕時基於PoS的排序器還可以通過類似重質押的方式,實現多個排序器爲衕一條鏈提供服務。即Cosmos ICS的Layered Security和Mesh Security。

市場一定會有一個Cosmos或者OP superchain的角色出現。

市場確實在尋找一個類似Cosmos或OP superchain的角色,這種角色將扮演著連接不衕區塊鏈網絡的樞紐,通過創造協衕效應和共享生態資源,實現整個生態繫統的增長。如果OP Stack的方法證明不可行,未來可能會出現一個新的解決方案來填補這一空缺。

無論最終出現的是類似於ARB Orbit或OP Superchain還是ZK Stacks的角色,它們都將在Layer2擴容的道路上髮揮重要作用。而隨著ZK技術的成熟和去門檻化,很可能會是ZK繫或引入了ZK技術的OP繫Stacks接過Layer2多鏈的大旗,ZK技術自帶高TPS和去中心化,這恰恰是擴容拓展除了兼容性之外最關鍵的兩個屬性,也是高度共享安全性情況下的技術保障。ZKSync和Starknet雖然開髮進度較慢,但是其TVL和用戶量的增長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們可以期待一下是OP Stack的先髮優勢和兼容性能快速占領Stack市場,還是ZK Stack的高TPS和去中心化能在技術成熟後後髮製人。

Reference

[1]《Layer2四大天王爭先布局Stack背後的原因》 https://haotiancryptoinsight.substack.com/p/layer2stack

[2]《超級鏈來臨:深度解讀 Coinbase 和 Optimism 聯手打造的 OP Stack》https://www.8btc.com/article/6806138

[3]《Crazy Multichain Universe, Crazy OP Stack》https://medium.com/ybbcapital/crazy-multichain-universe-crazy-op-stack-acb63be8d515

[4]《Introduction to Hyperchains》https://medium.com/matter-labs/introduction-to-hyperchains-fdb33414ead7

[5]《Introducing the ZK Stack》https://medium.com/matter-labs/introducing-the-ZK-stack-c24240c2532a

[6]《ZKSync生態進程與去中心化進程的變量》https://twitter.com/tmel0211/status/1663034763832344576

[7]《A gentle introduction: Orbit chains》https://docs.arbitrum.io/launch-orbit-chain/orbit-gentle-introduction

[8]《The Starknet Stack’s Growth Spurt》https://starkware.co/resource/the-starknet-stacks-growth-spurt/

[9]《開源許可證的區別》https://www.geek-workshop.com/thread-1860-1-1.html

[10]《The Appchain Universe: The Risks and Opportunities》https://medium.com/alliancedao/the-appchain-universe-the-risks-and-opportunities-9a22530e2a0c

[11]《Application-Specific Blockchains: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https://medium.com/1kxnetwork/application-specific-blockchains-9a36511c832

[12]《The Inevitability of UNIchain》https://medium.com/nascent-xyz/the-inevitability-of-unichain-bc600c92c5c4

數據來源:
[13]https://defillama.com/chains

[14]https://dune.com/Marcov/Optimism-Ethereum

[15]https://dune.com/gopimanchurian/arbitrum

[16]https://dune.com/gm365/L2

聲明:

  • 本文轉載自[ OP Research],著作權歸屬原作者[Jam, CloudY],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