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動態大使專屬發帖福利任務第二期報名正式開啓!🏆 首期獲獎名單將於5月26日公布!
報名連結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722
報名時間 🕙 5月23日11:00 - 5月26日 24:00 UTC+8
✍️ 5月26日 — 6月1日期間每日發帖,根據帖子內容評級瓜分 $300 獎池
🎁 獎勵詳情:
一、S級周度排名獎
S級:每週7日均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分數>90分可獲S級,挑選2名優質內容大使每人$50手續費返現券。
二、A/B 等級瓜分獎
根據各位動態大使發帖數量及帖子內容質量獲評等級,按評定等級獲獎:
A級:每週至少5日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90>分數>80可獲A級,從A級用戶中選出5名大使每人$20手續費返現券
B級:每週至少3日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80>分數>60可獲B級,從B級用戶中選出10名大使每人$10手續費返現券
📍 活動規則:
1.每週至少3日完成發帖才有機會獲獎。
2.根據發帖天數和整體發帖內容質量分數給予等級判定,分爲S/A/B等級,在各等級下選擇幸運大使獲獎。
💡 帖子評分標準:
1.每帖不少於30字。
2.內容需原創、有獨立見解,具備深度和邏輯性。
3.鼓勵發布市場行情、交易知識、幣種研究等主題,使用圖例或視頻可提高評分。
4.禁止發布FUD、抄襲或詆毀內容
台灣拼 2028 年造 18 萬 AI 無人機!台積電、鴻海按兵不動,中光電、雷虎積極參與
美國防務科技公司 Anduril 創辦人 Palmer Luckey 曾向台灣喊話,假設能大量製造 AI 無人機與無人戰艦,就能有效主導台海戰爭局勢,阻止中國部隊登陸。面對中國持續加大威脅的台灣,也加速部署無人機作為國防安全網的一環。可意外的是,主宰全球 90% 晶片的台灣,卻不見台積電 (TSMC)、鴻海等在地科技巨頭積極參與,反倒目前撐起戰線的卻是中光電、雷虎科技這類機器人製造商。與此同時,中國的無人機數量已來到上萬架,更計劃測試無人戰艦。未來台灣該如何迎戰,成為當前最大課題。
重點摘要
台灣目前約有 1,000 架軍用無人機,遠低於中國上萬架規模
台積電、鴻海等科技大咖還未大舉投入國防無人機領域
中光電、雷虎科技等機器人製造商,為目前國防無人機主力製造商
歐洲成台灣主要無人機出口市場,超越出口至美國數量
台灣目標 2028 年前年產 18 萬架民用無人機,作為戰時轉型備案
美軍方鼓勵把台海變成「無人機地獄」,以嚇阻中國
中光電今年預計交付 3,000 架無人機,喊話需要大企業協助
中光電總經理忻惟忠 (Andy Hsin) 受訪時表示:
「今年預計交付 3,000 架無人機,但是產業利潤較低,不只缺規模、還缺穩定供應鏈,希望其他大企業能一同加入。」
而目前台灣軍用無人機大約 1,000 架,但有專家表示,中國約有上萬架軍規無人機。
雷虎、聯強陸續加入研發行列,台灣產品已前進烏俄戰場
以模型飛機聞名的雷虎科技、亞太第一大資訊通路商的聯強,現在也跨入軍用無人機與無人潛艇開發,甚至設計可深潛 300 公尺的水下載具與人臉辨識的多旋翼 AI 無人機。
雷虎科技總經理蘇聖傑 (Gene Su) 透露,某部分台製無人機已送往烏俄戰場實地測試。
圖為目前台灣已採購和使用的 AI 無人機類型 台積電、鴻海是否參與,皆未對此回應
雖然台灣擁有台積電 (TSMC) 、鴻海等知名電子業巨頭,但卻沒什麼參與無人機生產,對此台積電、鴻海接不予置評。
據了解,直到今年 4 月,鴻海旗下子公司京鼎才宣布收購無人機商 FairTech,投資金額約 7,000 萬美元,可說是插旗該領域的第一步。
美中貿易戰讓台灣供應鏈補位,台灣政府砸 2 億鎂拚「完全國造」
專家指出,台灣無人機市場規模過小,讓許多大公司打退堂鼓。又外加中國無人機企業採低價外銷,台灣前進國際市場有困難。但特別的是,美中貿易戰導致中國限制向西方出口無人機零件,讓台灣供應鏈有機會「補位」。
目前台灣政府為了減少對中國依賴,去年 8 月首次簽約六間廠商,總值達 2.12 億美元,前提是要提供完全不含中國製零件的無人機,目標是到 2028 年每年生產 18 萬架民用無人機。
台灣有美國撐腰,借鏡烏克蘭「地獄戰術」
面對中國不斷用軍演擾台,美國政府於去年公開呼籲台灣軍方要能在戰時「把台灣海峽變成無人機地獄」,目標是癱瘓中國部隊登陸。
五角大廈也已撥出 10 億美元,研究如何把烏克蘭戰場經驗轉化為台灣無人機戰略,包括水上自爆無人艇與網路戰。
積極搶歐洲大單,提升國內供應鏈產能與競爭力
台灣也為了降低單靠國內市場的成本壓力,外交部也於去年組團前往歐洲推銷無人機,並成功開拓波蘭市場,以及德國、捷克。根據台灣關務署的圖表顯示:
「2025 年,台灣無人機出口到歐洲 (波蘭、捷克、德國) 的比重明顯增加,逐漸超越出口到美國的數量,成為台灣無人機出口的新重心。」
而有分析師表示,如果大量外銷至歐洲,可帶動台灣無人機產業量能,進而壓低成本、提升國內供應鏈競爭力。
遠距、抗風、全自主,為台灣無人機需克服條件
與烏克蘭不同,台灣沒有陸地連接中國,因此需要抗風阻、遠距、甚至跨海能力更強的無人機。專家建議,應該聚焦大型預警無人機、小型轟炸機與網路戰無人機等類型,才能在戰時發揮最大效益。
台灣生產數量仍需加強,呼籲自家大廠參與才是關鍵
從俄烏戰場到台海緊張情勢,無人機早已成為現代戰爭的關鍵要角。
未來台灣若要靠科技守護和平,更需要自家的科技大廠一同協助、供應鏈整合與國際市場支持。否則台灣的無人機隊還沒成軍,上萬架的中國無人機就已大舉壓境。以下是雙方 AI 無人機對比一覽表:
(翻轉台海戰爭靠 AI 軍武?從 Anduril 創辦人 Luckey 的警告,看台灣對中國防禦戰略)
這篇文章 台灣拼 2028 年造 18 萬 AI 無人機!台積電、鴻海按兵不動,中光電、雷虎積極參與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