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交易對價使用加密資產的潛在風險及應對策略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資產作爲股權交易對價的潛在風險分析

近期,不少投資者考慮使用比特幣、以太坊或主流穩定幣等加密資產作爲出售或收購境內公司股權的交易對價。這種做法雖然可以在大額交易中降低成本、簡化流程,甚至便於資金出境,但同時也蘊含着多重法律和商業風險。本文將基於實務經驗,簡要分析使用加密資產進行股權交易可能面臨的潛在法律問題。

1. 交易合同無效的法律風險

2021年9月,多個國家部門聯合發布的通知明確指出,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同等的法律地位,不應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參與虛擬貨幣投資交易活動存在法律風險,相關民事法律行爲可能被認定爲無效。

因此,如果在中國法律框架下進行股權交易,以加密貨幣作爲對價可能導致合同部分或全部無效。實踐中,法院往往會將此類交易認定爲"違反公序良俗"的無效合同。值得注意的是,在涉及加密貨幣的民商事案件中,合同無效後的責任承擔通常不是簡單的"恢復原狀",而是判決"風險自擔",這對於大額股權交易而言風險極高。

2. 主流加密貨幣價格波動風險

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價格受市場情緒、政治事件和經濟形勢影響巨大,常有暴漲暴跌情況發生。歷史上,比特幣曾多次出現大幅度價格跳水,如2011年六個月內跌至2美元,2017年7周內從700美元跌至340美元,2018年11月幾天內暴跌10%等。

若使用這類非穩定幣進行交易,可能在股權交割完成前出現劇烈價格波動,增加交易的不確定性和糾紛風險。

3. 算法穩定幣的特殊風險

使用USDT、USDC等算法穩定幣作爲交易對價也存在一些特殊風險:

3.1 合規危機和使用限制

以USDT爲例,根據即將在2024年底生效的歐盟MiCA法案,USDT可能因未能滿足合規要求而在歐盟地區被禁用,這可能影響其與法幣的兌換和使用範圍。

3.2 資產凍結風險

USDT和USDC等穩定幣常被用於非法資金轉移。如果交易涉及被標記爲風險的帳戶,穩定幣發行商可能直接凍結相關錢包中的資產,導致無法使用。解凍過程通常耗時長、成本高,且成功率較低。

結語

總的來說,如果交易雙方互信度高、交易週期短、爭議可能性小,使用加密貨幣進行交易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實踐中也有成功案例。然而,考慮到潛在的法律和商業風險,建議在進行此類復雜商事交易前,務必諮詢專業法律團隊,對交易文件進行合規處理,並針對性地設計爭議解決方案,以避免陷入交易僵局或造成重大損失。

BTC-0.2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TrustlessMaximalistvip
· 07-23 05:25
标准合同路线走的人才玩的明白
回復0
DeFi安全卫士vip
· 07-21 19:50
典型的貔貅盘骗局……这个月见过47次,真是无奈
查看原文回復0
NFT深呼吸vip
· 07-21 19:46
监管又要卡脖子啦
回復0
委托书收集者vip
· 07-21 19:42
有钱挣就是好活~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