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鏈聚合+一站式質押 Omni引領Web3錢包新潮流

Web3世界的發展與錢包的演進

智能合約的出現激發了人們構建全球化計算機的想象。各類去中心化應用(DApp)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涵蓋交易、借貸、遊戲、NFT等多個領域。區塊鏈的安全性和智能合約的便捷性大大簡化了鏈上開發流程,同時各DApp還可以通過智能合約進行組合創新。

據統計,截至2022年8月,各公鏈上的DApp總數已超過4000個,且仍在以每月數十個的速度持續增長。

地址是用戶與智能合約交互的基本單位。與現實地址和交易所不同,鏈上地址可以做到完全匿名,無需KYC,用戶可自由創建和操作多個地址。擁有鏈上地址才算真正進入加密世界。以太坊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累計地址數已突破2億,每日交易量超過100萬筆。

區塊鏈和智能合約使用戶能夠真正掌控自己的數據和資產,這也是Web3最重要的特徵。而管理這些數據和資產的工具就是錢包。錢包可以說是Web3世界的入口,類似於瀏覽器之於互聯網。作爲加密世界的關鍵基礎設施,錢包涵蓋了所有鏈上資產和數據相關的操作,包括交易、持有、轉帳加密貨幣,以及質押等衍生操作。

從發展歷程來看,錢包可大致分爲紙錢包/腦錢包、硬體錢包、軟體錢包,以及其他密鑰托管方案等類型。對於大多數參與DeFi、NFT交易和遊戲的用戶而言,軟體錢包是使用最廣泛的選擇。以當前最流行的軟體錢包Metamask爲例,其月活用戶已超過3000萬。用戶安裝錢包後,會獲得一串由12或24個有序英文單詞組成的助記詞,一組助記詞可對應多個地址的私鑰,用於恢復和遷移帳戶。

對加密新手來說,妥善保管助記詞是最重要的第一課。去中心化的代價之一就是用戶需要對自己的帳戶和錢包負全責,沒有任何中心化機構可以幫助"找回密碼"。一旦助記詞泄露,用戶的錢包就相當於拱手相讓。在熟悉錢包的安全操作後,用戶就可以開始探索Web3的廣闊世界了。在衆多軟體錢包中,到底什麼樣的錢包才稱得上是一款"好"錢包呢?我們可以從當前加密世界的趨勢和熱點中,尋找最符合用戶需求的錢包特點。

如何將錢包打造爲Web3超級應用?

多鏈生態的興起:從一家獨大到多強並立

2020年DeFi熱潮和2021年GameFi興起吸引了大量資金湧入鏈上參與挖礦和套利等金融活動。以太坊在保證去中心化和安全的同時犧牲了速度,計算量激增也導致手續費高漲,小額用戶的交易成本變得難以承受。爲降低用戶成本、提升速度,多個公鏈迅速崛起,改變了以太坊一家獨大的格局。

從基於以太坊的L2解決方案如Polygon,到交易所主導的公鏈如BNB Chain、Solana,再到各種兼容EVM的Fantom、Avalanche等。盡管許多創新型DApp最初都是基於以太坊提出,但EVM的兼容性使得遷移變得相對容易。根據數據,截至2022年8月21日,七天活躍地址數排名前五的分別是BNB Chain、以太坊、Polygon、Ronin和Avalanche,其中BNB Chain以其遊戲友好性擁有294萬活躍地址。

在DeFi的總鎖倉量(TVL)方面,以太坊仍然是絕對龍頭,佔據了超過一半的全鏈TVL,但這一佔比也在逐步下降。多強並立的格局已經形成,用戶希望能夠方便管理自己的多鏈資產,並實現跨鏈操作。

如何將錢包打造爲Web3超級應用?

質押成爲主流:從POW到POS

比特幣的POW共識機制一直面臨資源浪費的質疑,爲解決這一問題,POS被創新性地提出,並迅速成爲各大新公鏈的主流共識機制。以太坊也即將在2022年9月完成向POS的轉變,即ETH 2.0升級。普通用戶可以通過DPOS(委托權益證明)或SaaS(質押即服務)平台如Lido,參與少量代幣質押,無需質押大量代幣成爲驗證者。

可以說,質押正在成爲普通用戶進入新公鏈生態最便捷的途徑。用戶在參與質押保證區塊鏈安全運行的同時也能獲得質押獎勵,因此質押的安全性和體驗也是用戶選擇新POS公鏈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如何將錢包打造爲Web3超級應用?

一站式入口:適應Web3的快速迭代

盡管DeFi的組合創新已經令人目不暇接,但DeFi只是Web3世界的一個應用場景。DAO、遊戲、元宇宙等,以及更多尚未被想象創造出的場景,將共同構成未來Web3的藍圖。在互聯網誕生50多年後的今天,很少有行業能像Web3一樣,不斷湧現令人興奮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需求,Web3發展之迅猛令人驚嘆。

在Web3時代,過去的"使用Google帳號登入"+"使用Facebook帳號登入"+"使用微信帳號登入"+...將全部被錢包登入所取代。可以說,錢包是Web3世界的第一入口。面對紛繁復雜、不斷更迭的Web3行業,用戶需要一個進入即可探索的錢包,然後直達各類DApp,實現"一站式"使用。

如何將錢包打造爲Web3超級應用?

Omni:打造Web3的一站式超級應用

綜上所述,我們從當前市場熱點中總結出用戶對一款優秀錢包的需求,即多鏈的無縫體驗、便捷的質押通道,以及對Web3世界的探索功能。Omni就是這樣一款錢包,除了滿足上述所有需求外,還擁有極其精美的UI設計。此外,Omni也支持主流錢包的法幣入金、導入錢包、連接硬體錢包、資產價格展示等必備功能。

多鏈資產管理

用戶下載安裝Omni後,可以選擇創建新錢包或導入現有錢包(支持Metamask、Kepler、Phantom或Omni),也可以選擇觀察他人的地址。導入錢包只需選擇原錢包並粘貼助記詞即可。爲確保最高安全性,Omni還支持硬體錢包連接,用戶可以輕鬆連接帳戶,保證私鑰離線安全。

進入錢包帳戶後,Omni的首頁展示了用戶的多鏈資產、ENS域名,以及直通質押入口和多個DApp的快捷按鈕。Omni支持超過25條公鏈,包括EVM兼容鏈如以太坊、Avalanche、BNB Chain,非EVM鏈如Solana、Near和Cosmos,以及L2網路如Polygon、Arbitrum、Optimism和StarkNet。

如何將錢包打造爲Web3超級應用?

Omni支持以太坊、Polygon、Avalanche、Binance、Fantom、Solana和Arbitrum上的NFT展示,而且幾乎每週都會增加新的支持。用戶可以在一個界面查看所有NFT,並將喜愛的NFT設置爲主屏幕背景。

Omni與支付服務商合作,支持通過借記卡和信用卡直接購買加密貨幣。作爲多鏈錢包,原生跨鏈橋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用戶很快就可以開始使用原生跨鏈資產轉換功能,支持不同EVM鏈之間,以及非EVM鏈(如Solana和NEAR等)之間的資產轉移。

Omni提供多種加密貨幣的價格追蹤功能,包括AVAX、BNB、ATOM、MATIC等原生資產,以及stETH、stMATIC等質押憑證,甚至集成了Yearn的收益聚合產品。用戶可以方便地在Omni首頁通過幾次點擊直接進行各種操作。

如何將錢包打造爲Web3超級應用?

三步式質押和收益聚合

Omni錢包的前身名爲Steakwallet(牛排錢包),steak與stake(質押)同音,正是因爲Omni標志性的"三步式質押"功能。無論是對質押概念生疏的新手還是DeFi老手,Omni都大大簡化了操作流程,用戶無需訪問其他協議或DApp,可以直接在錢包內通過三個簡單步驟完成質押。

以ETH在Lido質押爲例,用戶只需點擊stETH,在新頁面中點擊"質押",選擇ETH數量,審核並確認交易即可。整個過程快速簡單,無需離開錢包訪問其他DApp。

如何將錢包打造爲Web3超級應用?

三步式質押支持15個以上公鏈資產,用戶還可以通過不同質押服務商進行定投。Omni與多家協議合作,支持sAVAX、stETH、stMATIC和stSOL等質押資產。

Omni還原生支持Yearn在以太坊和Fantom上的收益聚合策略,用戶可以輕鬆獲得收益率優化的聚合收益。相比訪問Yearn網站、連接錢包等繁瑣步驟,在Omni中只需三次點擊就能直接參與收益聚合。

如何將錢包打造爲Web3超級應用?

探索Web3世界

Omni的探索界面爲用戶提供了一個全面的窗口,讓用戶了解Omni支持的不同生態系統,包括最新動態、新聞、特定生態系統的原生集成,以及各行業的DApp選擇。

探索頁面分爲幾個部分:

• 總覽

  • 最新更新
  • 每週專題,聚焦Web3熱門話題
  • 每週要聞
  • 熱門DApp合集(DeFi、NFT平台和市場等)

• 生態系統部分

  • 各生態系統的最新動態
  • 生態系統內協議的原生集成
  • 生態系統內頂級DApp(按借貸、DEX、GameFi、收益聚合器等分類)

如何將錢包打造爲Web3超級應用?

如何將錢包打造爲Web3超級應用?

如何將錢包打造爲Web3超級應用?

OMNI-6.1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BanklessAtHeartvip
· 15小時前
又是拿老数据说事 现在快2024了
回復0
MEVWhisperervip
· 15小時前
质押归质押 能不能多来点安全感
回復0
PriceOracleFairyvip
· 15小時前
嗯... 只是另一个钱包聚合器在追赶最大可提取价值(MEV)动态 *打哈欠*
查看原文回復0
炒币老母亲vip
· 15小時前
唉现在这钱包下载都要等邀请码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