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FI# 近期,MEMEFI(MEME代幣金融化應用)領域接連曝出安全漏洞問題,引發市場對加密資產安全的廣泛擔憂。根據Cointelegraph 2024年4月發布的研究報告,通過對Base鏈上1000個新Meme幣項目的抽樣檢測發現,90.8%的項目至少存在一項安全缺陷,其中近五分之一涉及蓄意詐騙,這一數據揭示了MEMEFI領域因開發不規範、審計缺失導致的系統性風險。



漏洞主要表現形式及危害
基礎安全措施缺失
分析顯示,908個項目未完全滿足“鎖定流動性、驗證合約、無蜜罐騙局”三項基本安全條件,佔比達90.8%。其中230個項目直接未鎖定流動性或驗證合約,導致用戶資金隨時面臨被項目方抽逃的風險

惡意詐騙手段多樣化
16.9%的項目被懷疑通過惡意設計實施詐騙,包括設置高達100%的銷售稅費(48個項目)、阻止用戶出售代幣等“明搶式”條款。此類漏洞不僅導致用戶資產直接損失,還通過摧毀代幣價值(如Phantom錢包被盜事件中WienerDoge代幣遭低價拋售)引發連鎖反應

智能合約缺陷復制傳播
大量項目因直接復制粘貼現有代幣代碼,導致原始漏洞被批量復刻。安全公司Halborn指出,缺乏獨立審計和安全專家資源的小型項目,成爲漏洞傳播的主要載體。

安全漏洞頻發的底層原因
1. 開發門檻低與監管空白
MEMEFI項目多爲社區驅動,缺乏專業開發團隊和合規意識,部分項目甚至無需代碼審核即可上線。Base鏈等平台的“無需許可”特性,進一步降低了作惡成本

2. 審計機制失效
自動審計工具(如DEXTools審計員)存在誤判和遺漏風險,難以識別復雜騙局;同時,項目方規避審計、僞造安全證明的現象普遍,加劇了信息不對稱

3. 用戶風險意識薄弱
MEMEFI代幣的高波動性吸引大量投機者,但多數用戶忽視合約驗證、流動性鎖定等基礎安全指標,易被虛假宣傳

行業應對與用戶防護建議
平台方責任:Base等公鏈需強化項目準入審核,推動強制性安全審計;加密錢包服務商(如Phantom)應加強私鑰存儲加密和風控系統建設,避免因設計缺陷成爲攻擊跳板
用戶自我保護
優先選擇通過第三方審計、鎖定流動性的項目;
警惕高稅費(超過10%)、合約未驗證的代幣;
避免使用“未加密內存存儲私鑰”的錢包工具,及時更新軟件補丁。

安全專家強調,MEMEFI領域的漏洞問題並非個例,而是加密行業快速發展中安全建設滯後的縮影。
MEMEFI-53.56%
MEME3.2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