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從科幻小說《密碼寶典》到比特幣誕生 Neal Stephenson如何預見加密貨幣未來
從科幻到現實:《密碼寶典》如何預見加密貨幣的崛起
1999年,Neal Stephenson在小說《密碼寶典》中描繪了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系統的願景。這部作品不僅展現了作者的前瞻性思維,也爲後來的加密技術發展提供了重要啓發。本文將探討Stephenson如何通過文學創作預見並塑造了加密貨幣的未來。
Neal Stephenson與《密碼寶典》
《密碼寶典》是一部跨越時空的史詩小說,融合了歷史、科技和冒險元素。故事圍繞兩條時間線展開:二戰時期的密碼破譯行動,以及現代時期創建基於密碼學的數字貨幣系統的嘗試。小說以其豐富的歷史細節和技術細節吸引了衆多讀者,同時也揭示了加密技術在保障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方面的重要性。
《密碼寶典》中的加密貨幣雛形
電子貨幣的設想
小說描述了一家名爲"Epiphyte Corporation"的公司,致力於開發基於密碼學的數字貨幣系統。這一設想與今天的加密貨幣系統有着顯著的相似之處,體現了Stephenson的遠見卓識。
公鑰加密與數字籤名
小說中詳細描述了公鑰加密和數字籤名的使用,這些技術正是現代加密貨幣系統的基礎。公鑰用於加密交易數據,私鑰用於解密和籤名,確保了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去中心化網路
Stephenson描繪了一種無需中央權威機構的分布式系統,通過多個節點共同維護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這一設想與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隱私保護與匿名性
小說強調了加密技術如何保護用戶的隱私,使得交易無法被追蹤和監控。這一理念在現代加密貨幣中同樣得到體現,尤其是在一些專注於隱私保護的加密貨幣項目中。
中本聰與比特幣的誕生
2008年,中本聰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比特幣的核心思想包括去中心化、點對點交易、工作量證明機制和有限供應等。這些理念與《密碼寶典》中的許多設想不謀而合。
《密碼寶典》與比特幣的異同
雖然《密碼寶典》預見了許多加密貨幣的概念,但與比特幣在實際設計和實現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去中心化程度:比特幣實現了完全去中心化,而小說中的系統可能更接近部分去中心化。
帳本與數據存儲:比特幣使用區塊鏈作爲分布式帳本,而小說中的系統可能更接近傳統的集中式或部分去中心化存儲。
加密算法與安全性:比特幣採用了具體的加密算法和標準,如ECDSA和SHA-256,而小說中未詳細闡述具體算法。
Neal Stephenson的獨特洞察力
Stephenson不僅在《密碼寶典》中預見了加密貨幣,還在其他作品中提出了許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技設想,如《雪崩》中的"元宇宙"概念。他的作品啓發了無數讀者和科技從業者,爲未來科技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深刻洞見。
Lamina1:Neal的新探索
2022年,Stephenson與比特幣基金會聯合創始人Peter Vessenes共同創立了Lamina1,旨在創建一個真正的"開放元宇宙"。Lamina1通過提供強大的技術基礎設施,支持開發者和企業構建創新的分布式應用,爲Web3生態系統的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Lamina1主網已於2023年5月28日正式上線,標志着Stephenson和他的團隊對未來數字社會和科技願景的具體實現邁出了重要一步。未來,Lamina1有望成爲元宇宙的基礎層,支持數十億用戶和無數應用的生態系統,引領元宇宙發展和推動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