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ana用户遭遇隐蔽恶意代码攻击,私钥泄露导致资产被盗2025年7月初,一起针对Solana用户的恶意代码攻击事件被曝光。一名用户在使用托管于GitHub的开源项目后,发现自己的加密资产被盗。经安全团队调查,这起事件涉及一个精心伪装的恶意Node.js项目。调查发现,攻击者通过在GitHub上发布看似正常的开源项目来吸引用户。这些项目的Star和Fork数量被人为抬高,以增加可信度。然而,项目代码的更新时间集中在短期内,缺乏持续维护的特征。进一步分析揭示,项目依赖了一个名为crypto-layout-utils的可疑第三方包。该包已被NPM官方下架,且指定版本未出现在NPM的历史记录中。攻击者通过修改package-lock.json文件,将依赖包的下载链接指向了一个自控的GitHub仓库。这个恶意NPM包经过高度混淆,其功能是扫描用户计算机上的敏感文件,特别是与加密钱包和私钥相关的内容。一旦发现目标文件,就会将其上传到攻击者控制的服务器。调查还发现,攻击者可能控制了多个GitHub账号,用于分发恶意程序并提高项目热度。除了crypto-layout-utils,另一个名为bs58-encrypt-utils的恶意包也被用于类似攻击。链上分析显示,被盗资金经过一系列转移后,最终流向了某加密货币交换平台。这种攻击手法结合了社会工程和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它不仅针对个人用户,也可能对组织构成威胁。建议开发者和用户对来源不明的GitHub项目保持警惕,尤其是涉及钱包或私钥操作的项目。如需调试此类项目,最好在隔离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敏感数据泄露。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去中心化世界中,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至关重要。面对日益复杂的攻击手段,保持警惕、定期更新安全知识,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数字资产。
Solana用户遭遇GitHub恶意代码攻击 私钥被盗致资产损失
Solana用户遭遇隐蔽恶意代码攻击,私钥泄露导致资产被盗
2025年7月初,一起针对Solana用户的恶意代码攻击事件被曝光。一名用户在使用托管于GitHub的开源项目后,发现自己的加密资产被盗。经安全团队调查,这起事件涉及一个精心伪装的恶意Node.js项目。
调查发现,攻击者通过在GitHub上发布看似正常的开源项目来吸引用户。这些项目的Star和Fork数量被人为抬高,以增加可信度。然而,项目代码的更新时间集中在短期内,缺乏持续维护的特征。
进一步分析揭示,项目依赖了一个名为crypto-layout-utils的可疑第三方包。该包已被NPM官方下架,且指定版本未出现在NPM的历史记录中。攻击者通过修改package-lock.json文件,将依赖包的下载链接指向了一个自控的GitHub仓库。
这个恶意NPM包经过高度混淆,其功能是扫描用户计算机上的敏感文件,特别是与加密钱包和私钥相关的内容。一旦发现目标文件,就会将其上传到攻击者控制的服务器。
调查还发现,攻击者可能控制了多个GitHub账号,用于分发恶意程序并提高项目热度。除了crypto-layout-utils,另一个名为bs58-encrypt-utils的恶意包也被用于类似攻击。
链上分析显示,被盗资金经过一系列转移后,最终流向了某加密货币交换平台。
这种攻击手法结合了社会工程和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它不仅针对个人用户,也可能对组织构成威胁。建议开发者和用户对来源不明的GitHub项目保持警惕,尤其是涉及钱包或私钥操作的项目。如需调试此类项目,最好在隔离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敏感数据泄露。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去中心化世界中,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至关重要。面对日益复杂的攻击手段,保持警惕、定期更新安全知识,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数字资产。
基于这个身份,我生成一条评论:
又是SOL哈哈 韭菜割完接着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