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广场小伙伴们,福利不停,精彩不断!目前广场上这些热门发帖赢奖活动火热进行中,发帖越多,奖励越多,快来 GET 你的专属好礼吧!🚀
🆘 #Gate 2025年中社区盛典# |广场十强内容达人评选
决战时刻到!距离【2025年中社区盛典】广场达人评选只剩 1 天,你喜爱的达人,就差你这一票冲进 C 位!在广场发帖、点赞、评论就能攒助力值,帮 Ta 上榜的同时,你自己还能抽大奖!iPhone 16 Pro Max、金牛雕塑、潮流套装、合约体验券 等你抱走!
详情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community-vote
1️⃣ #晒出我的Alpha积分# |晒出 Alpha 积分&收益
Alpha 积分党集合!带话题晒出你的 Alpha 积分图、空投中奖图,即可瓜分 $200 Alpha 代币盲盒,积分最高直接抱走 $100!分享攒分秘籍 / 兑换经验,中奖率直线上升!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2763074
2️⃣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ETH 链上挖矿晒收益
矿工集结!带话题晒出你的 Gate ETH 链上挖矿收益图,瓜分 $400 晒图奖池,收益榜第一独享 $200!谁才是真 ETH 矿王?开晒见分晓!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在即 监管降温难抑市场热情
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生效,市场热度高涨引发监管担忧
随着8月1日的临近,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正式生效。相比美国稳定币法案在加密领域引发的巨大反响,香港的动作虽然相对低调,但在股票市场却产生了惊人的影响力。
自香港稳定币草案通过以来,港股稳定币板块迎来了爆发性增长。不少相关股票实现了翻倍甚至10倍的涨幅,投资者对此热情高涨,上市企业也借机增资扩股。然而,这种狂热的市场氛围也引发了监管机构的担忧。
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在官网发表文章《行稳致远的稳定币》,试图为过热的稳定币市场降温。然而,面对如此高涨的市场热情,降温工作无疑困难重重。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核心内容包括牌照制、100%全额储备、2500万港元实缴股本以及反洗钱条例等,与其他主流地区的立法大体一致。然而,市场对此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一方面,由于香港在加密领域影响力的下降,加之过去一些雷声大雨点小的举措,加密市场普遍持悲观态度。多数人认为,即便香港不断完善监管框架,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下,最终也只能成为美元稳定币的附属,充其量发挥一些窗口作用。
另一方面,传统市场对此却反应热烈。条例通过后,各大企业纷纷布局,传统媒体和券商竞相报道,使得稳定币话题迅速突破圈层,引发广泛讨论。关于稳定币的内涵、应用场景和价值意义的探讨持续升温,甚至延伸到了人民币稳定币的必要性辩论。
然而,就在条例生效前夕,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的文章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他指出稳定币正在被过度概念化,并呈现泡沫化趋势。余伟文表示,初期只会批出少数几个稳定币牌照,希望投资者在消化利好消息时保持冷静和独立思考。同时,金管局将就监管和反洗钱指引征求市场意见,并在反洗钱方面制定更严格的要求,以降低稳定币被用作洗钱工具的风险。
香港对市场现状表示担忧,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审批态度非常谨慎。之所以主管机构要撰文给市场降温,主要是因为稳定币在香港的热度已经过高。
这种过热主要体现在股票市场上。稳定币的光明前景与当前初期发展阶段形成鲜明对比,使其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资本故事。在这种氛围下,几乎所有与稳定币相关的股票都迅速上涨,增长效应几乎立竿见影。
多家公司因涉足稳定币领域而股价暴涨。例如,国泰君安国际在获得虚拟资产交易牌照后,股价在短期内暴涨近200%,全年涨幅达4.58倍。金涌投资宣布与AnchorX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后,次日股价飙升533.17%。中国三三传媒公告筹备申请稳定币牌照后,股价在次日飙涨72.73%,今年累计涨幅高达14.95倍。
除了新加入的机构外,原有的概念股也集体大涨。多家公司今年累计涨幅超过100%,甚至A股市场的相关概念股也出现倍数涨幅。
在这种背景下,各类企业纷纷涌入稳定币领域,包括想借热点的"变色龙"企业、希望分一杯羹的金融机构,以及出于降低结算成本、构建企业护城河考虑的战略巨头。据报道,已有五、六十家公司有意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涵盖中国内地央企、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
然而,申请热度并不等同于审批通过率。香港金管局表示,多数申请机构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缺乏实际应用场景;而具备应用场景的,又缺乏发行稳定币的技术和管控各类金融风险的经验能力。为此,金管局表示初期只会批出个位数的牌照。
面对过热的申请态势,金管局可能采取初筛机制。据悉,此次牌照申请不会采用常规的自行下载表格、统一提交书面申请的方式,而是类似邀请制。金管局将与有意向的申请人预先沟通,了解其是否符合基本申请资质,只有在预沟通中获得基本认可,才会发放申请表格。
从市场舆论来看,已参与稳定币沙盒试点的意向发行人似乎更有优势。去年7月,香港金管局启动稳定币沙盒测试,多家机构入选。虽然金管局强调入选沙盒不等于会获得牌照,但沙盒参与者在应用场景和风控基础方面显然更有经验。
整体来看,香港在牌照申请中主要关注三个方面:技术实现能力、应用场景需求和风控能力。具有广泛跨境金融与支付业务基础、完整风控体系的大型企业更具优势,而中小型企业的申请成功率较低。
尽管金管局呼吁降温,但市场的FOMO情绪短期内难以消退。一方面,美国稳定币发展与香港存在一定联动关系,美国市场的积极情绪可能传导至香港。另一方面,香港稳定币讨论持续延伸,特别是围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必要性展开了广泛讨论。
对于参与者而言,稳定币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无论是零售主体发行人、支付主体发行人,还是仅为获得资本叙事的企业,都有动力参与其中。多家集团已宣布大额配股融资计划,以抓住这一机遇。
基于以上因素,稳定币的炒作可能在短期内继续。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发展初期的产业,牌照的实际效果和业务需求的可行性都有待考察。考虑到高额的门槛和持续合规成本,若无强劲的商业模式支持,贸然申请可能得不偿失。
正如香港金管局所言,能够行稳致远的终究是少数。对于那些仅为蹭热点的企业,在经过牌照的筛选后,可能会回归原点。因此,关注相关股票的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审慎评估各家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长期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