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web3創作者經濟的領先實踐 - 詳解Myshell徽章系統

新手4/29/2024, 2:37:55 PM
文章深入探討了MyShell徽章積分系統,這是MyShell Alpha階段測試的經濟系統的一部分。MyShell是一個AI agent/APP創作平台,它通過徽章系統讓AI agent和APP成爲可投資的資產。該系統允許用戶通過與Agent/APP互動消耗“電量”(付費積分),並根據使用的模型不同收取不同電量。創作者可以通過發布Agent/APP獲得Shell points,這些points可以用於購買pass card或投資其他Agent/APP。文章還討論了MyShell的經濟模型如何激勵生態參與者,包括投資者和創作者,並通過一系列策略鼓勵長期投資和產品賦能。

感謝Ethan (MyShell) 和 Chris Lu 一直以來的支持和對本文的幫助。MyShell fam 羣聊始終是我的動力源泉 >3

MyShell在1月26日推出了徽章積分系統,讓所有平台上的AI agent,chatbot,和APP成爲了開放的可投資性資產。目前,團隊還在忙於產品和經濟系統迭代,所以就讓我拋磚引玉地來講解一下吧。

如果有不熟悉MyShell的讀者,歡迎去到官網感受和體驗產品。總的來說,它是一個涵蓋了主流閉源大模型和大量開源模型的AI agent/APP創作平台。目前在Web2和Web3都是易用性最強&集成度最高的存在。

我想再次重申的是,MyShell首先是一個極具實用性的AI創作平台,其次擁有開放式創作者經濟。雖然本文重點關注其Alpha階段測試的經濟系統,但我仍推薦每一個對該平台感興趣的用戶去體驗產品,親手創建一個Agent/APP/Bot,你會感知到一個優秀的web3經濟系統將如何賦能優秀的AI產品。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主要講解: 1)MyShell Alpha版本徽章的積分系統; 2)分析該模型對創作者經濟的幫助,以及團隊長期主義的設計意圖; 3)暢想該經濟模型和生態未來的拓展。

1.徽章積分系統解析

Agent/APP是核心的生息資產 在MyShell平台,每次跟Agent/APP交互都會消耗“電量”(這是一種付費積分)。而每個Agent/APP根據其使用的語言模型,語音模型,圖片模型的不同,會對每次交互收取不同的電量。 例如一個普通的聊天機器人(只使用了GPT3.5和作者微調的模型),每次只會消耗1個電量;而一個圖片生成機器人,同時使用了其他開源語言模型,還使用了官方的TTS語音模型(OpenVoice),每次使用都會消耗13個電量。 就此,MyShell實現了對平台上的Agent/APP及其交互的定價。每個公開發布的Agent/APP被有效使用10次,能夠分配100點shell points。這些points將被按照比例分給agent創作者,模型創作者,和agent投資人。

對於創作者而言 1)Agent和APP的創作者不僅可以使用平台上多種模型創作極具易用性的作品,還能在發布模型後直接獲得第一個share(價值10 Shell points)和未來長期交互中產生的收益。 2)而開源模型的作者即使不需要來MyShell搭建產品,只需要被繼承,就能夠直接獲得來自MyShell的points獎勵,還有數十萬甚至百萬真實用戶對其模型的真實使用。 3)創作者在以上環節中獲得的回報,可以用來購買pass card獲得更多制作公開Agent/APP的機會,爲平台創造新的值得投資的資產;或者用於投資其他Agent/APP,成爲投資者。

具體投資流程 1)買入:每個Agent/APP的初始價格是10 Shell points。每當多一個人購買這個資產,價格將漲10 Shell points。 爲了防止wash trading和惡意操縱價格,投資者每小時只能買入一個Agent/APP,並且一名用戶只可以在同一個Agent/APP上進行三次購買。

2)賺取:在持有一個Agent/APP的過程中,所有投資者可以平分它被其他玩家使用時產生的收益的40%。持有時間越長,投資者累積在其上獲得的收益越多。 投資者的回本週期則是不一樣的。因爲有人在50points時買入,有人在500points時買入。

3)賣出:當用戶決定賣出時,可以贖回成本的90%,再加上持有過程中獲得的分紅。並且,該早期投資者的名額會被空出來,這個名額的價格往往是Agent/APP現價的半價或更低,其他投資者可能在市場上發現並搶到這個價格優惠的機會。

所以,整個投資過程可以概括爲:買入一個有潛力的Agent/APP,主動推廣並且讓更多人來與它進行交互。然後等待你的被動分紅超過成本的10%,這時候就可以開始賺取淨利潤了。當你覺得利潤率下降或想投資其他新的潛力產品時,你就可以選擇賣出,取走90%的成本+所有分紅收入。而其他投資者在發現你優惠的成本價的時候會選擇投資這個資產,並再次宣傳它,讓它獲得新一輪的熱度和紅利。

接下來,我將闡述這個經濟模型如何激勵了生態的參與者。

2. 經濟模型的特色和優勢

MyShell的整個經濟模型設計是基於其目的而展開的。規則不足以凸顯其經濟模型健康和長期主義的特點。下面,我將通過個人觀感結合之前與團隊交流的內容,總結出該經濟模型的設計意圖。這些設計意圖與團隊的長期願景密切相關,希望讀者能夠感受到團隊對價值觀和使命的堅持。

1)溫和改良版的bonding curve - 給予投資者更多理性思考的空間和長期持有的基石 MyShell現有將近500個公開Agent/APP,每個都有不同的個性,fine-tuning,底層模型,和功能。投資者擁有太多選擇,可以根據該Agent/APP的受歡迎度和使用頻率進行理性判斷和長期投資,並加入到宣傳它的過程中來。而不是被bonding curve曲線和隨時漲的數字綁架,進行快速/散亂/毫無邏輯的投資。

2)不是賺取利差,而是賺取分紅 - 貫徹長期投資理念並對產品進行賦能 Agent/APP的價格會隨着更多人的買入而水漲船高,但如果該Agent尚未與更多用戶發生交互而產生分紅,投資者並不能獲得收益。如果這時候後悔離場,投資者非但並不能從在價格上賺取利差,還要扣除本金10%作爲手續費。因此,早期進入者需要和後進入者一起做大蛋糕,而不能撤資離場收割後進入者。 正確的投資思維是:該設計已經確保了投資者可以贖回90%的本金,投資風險非常小,而Agent/APP一旦擁有熱度之後upside極大。所以,應該選擇低價值&高潛力的Agent/APP,買入後對其進行宣傳,通過推廣該資產從而獲得交互中的分紅收入。從某種層面上說,這種投資其實更像質押的玩法。如果你相信好的Agent/AI在市場上擁有長期需求,就能安心地購入並避免頻繁交易,長期分享收益。

投資者賺取的利潤只取決於agent的使用頻率,而不取決於購買者的多少。這進一步爲廣泛的資產(無論是否經歷過炒作)提供了更多價格復蘇的機會。人們會相信曾經爆火過的Agent/APP恰到好處地符合了一小部分人羣的需求,即使沉寂了一段時間,也會被另外一小部分有相同需求的人發現並重新流行起來。MyShell平台上的Rick bot(from Rick and Morty) 就是最好的例證,它在剛被制作出來的時候走紅,現在因爲投資玩法的加入重新走紅,證明了優質的Agent/APP能夠承接所有產品更新/資產化帶來的新注意力,並在不同的時間段被不同用戶羣體所喜愛。

3)多樣的博弈有助於價值發現,並鼓勵高潛新資產的出現 經濟系統的參與者可能會出現這些思考:因爲進入成本價不同,但平分分紅的設計,使得同一個Agent/APP價格過高時需要其產生更多交互才能回本。例如50 points購入和500 points購入,前者只需要10個points就可以開始賺淨收益,後者則需要先賺50個points回本才能開始有所收入。所以,投資者之間會產生博弈和思考:

  • 選擇經典Agent/APP,這類資產每天能保持較高的使用頻率,雖然已經被炒作到較高的價格(如500 points),但每天能賺取的points較多。
  • 選擇新興Agent/APP,其價格較低(如50 points),投資後主動宣傳這個bot讓它跟人們產生更多的交互。

這樣的trade off會使得更多人寄希望於挖掘新興Agent。市場上會有更多對於新資產的需求,使得剛出爐Agent/APP受到來自投資者的關注和炒作。優質的作品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價值發現,甚至flip那些更古早的經典Agent;而有缺陷的Agent會在一波熱度之後暴露其不足,其投資者則能夠促進創作者進行改進。

另外,早期投資者退出的“搶優惠”機制也十分有趣。早期投資者讓位,可以讓新的投資者以現價的半價甚至更低價格投資一個資產。這一機制其實刺激了少部分新投資者快速搶入一個舊的資產,以維持資產的總價值,避免發生bonding curve中出現的價格滑坡和死亡螺旋現象;更多新的投資者加入又能重新對資產起到推廣作用,能反復刺激一個Agent/APP的價值發現-推廣-炒作-平靜-再次被價值發現的過程。

“搶優惠”

最後但最重要的是,爲了保護團隊&創作者的心血和生態正常運轉,MyShell一定會保護生態貢獻者的利益,而打擊惡意多開和刷交互的利益攫取者。MyShell將實行嚴格的風險控制和防作弊機制。歡迎想要投資創作者生態的並能夠與長期陪伴MyShell成長的用戶,inorganic的異常交互將有更高被封號的風險

3. 該經濟模型的長期拓展 - 建立一個生態,而非一個模型

1)Agent/AI-native APP as investable asset

爲什麼投資Agent並分紅這個邏輯在MyShell上會成功,並且MyShell能夠優化和放大類FT的投注玩法?

讓我們回到MyShell作爲創作者工具平台和Agent/AI-native APP作爲可投資性資產的本質 - 即,不可替代的工具平台,優秀的原生內容供給,AI agent異步交互性,投資的便捷和長期性。

活躍於web3各種積分打新制度的投資者可能習慣了被各種fomo和財富效應刺激的短期泡沫,friend.tech之後其實有很多積分體系的產品,也許是陪玩聊天,也許是直播和小遊戲,雖然能通過積分體系完成冷啓動,但其產品本身都有以下四個痛點:

  • 工具缺乏不可替代性(可被傳統社媒或APP替代,如X,Telegram, Twitch);
  • 內容的非原生性(更多信息可能在其他社媒如alpha group傳播,而不是一個新的APP);
  • 交互缺乏異步性(房主必須在線才能回答問題);
  • 投資的便捷和長期性弱(要求房主和投資者進行頻繁交易和運營,對投資者的金融能力要求較高)。

簡單而言,MyShell通過集成和工具打磨創造了強大的護城河:創作者必需在這裏創作,用戶必需在這裏使用產品,投資者必須在這裏投資。並且,其投資更適合廣泛用戶參與。這是其他任何低成本短週期產品和大衆社媒無法替代的,並且隨着Web3開放式經濟帶來的增長飛輪和生態的建立,成爲更難以超越的壁壘。


2)幫助小型AI startup進行融資和推出產品,利用Web3的經濟生態飛輪解決傳統行業AI難以進行商業化,融資和退出的問題。

“A small AI startup and a web3 project launched through IDO or DEX share many similarities.” -Ethan (Cofounder of MyShell)

我和Ethan曾經有過一個有趣的頭腦風暴,即小型AI產品 = $MEME,因爲他們都有着以下的特徵:

  1. 資金體量小(借助開源模型成本低);
  2. 產品節奏快(開發時間短,一周內deliver產品,沒時間聊融資/找律師/處理法務條款);
  3. 生命週期短;
  4. 能夠快速爆紅,且需要在短暫走紅的兩周內賺到足夠的錢(覆蓋開發成本+開發下一款產品);

我們熟悉的短期爆紅產品,例如“妙鴨相機”,或者“貓娘女友模擬器”都是趁第一波熱度馬上開訂閱制/買斷制/廣告撈一筆,但現金流並不可持續。在這些幸存者的背後,是無數小型AI團隊和創業公司:

2023年第一季度小型AI產品比2022年第四季度多出300%,平均每月100個AI產品發布在Product Hunter,但AI創業成立公司數量卻下降了70%,並且這些公司中有83%都不足十位員工。(source:Sortlist

以上數據說明了在AI甚至更廣泛的後AI時代應用領域,小型創業團隊(甚至個人創業者)湧現,而大規模公司銳減。

在小團隊創業產品大量湧現的背景下,流動性和商業化範式的改變也隨之而來。VC資金絕大多數都流向了巨頭公司,而更多的小型AI公司或許使用自有資金或能獲得天使/種子輪投資,但隨後的PMF和商業化將成爲巨大的問題。大量小型團隊仍在探索PMF,只有極少數短暫通過短視頻媒體走紅,但還沒來得及商業化就錯過了熱度。

因此,AI創業的範式革新需要與之匹配的流動性和商業化支持,即Launchpad模式和IDO模式。

現在,設想一個提供大多數開源模型和主流閉源模型,能讓開發者快速上手制作和deliver產品的平台;同時擁有原生貨幣和大量個人投資者,能在產品初期就進行資金支持;且在一定概率產品爆火後能得到來自24/7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注入和炒作 - 這樣的創新創業產品啓動平台,正是MyShell將扮演的角色。

屆時,MyShell的價值將是所有AI產品的總和。就像valve之於獨立遊戲,Kickstarter之於消費品,Product Hunt之於移動互聯網產品,但又不止於此,它同時擁有 Apple Store的流量和Launchpad/DEX 的資本及流動性。


3)More to come: 探索和實驗AI agent market和更多agent相關的有價值主題。 受限於篇幅,產品階段,保密性,也不想distract讀者們對於alpha階段經濟模型的關注,還有許多關於經濟模型和生態的可能性(已經在管線中)難以在此展開論述的。期待放在之後的研究文章裏與讀者見面。諸如:

  • 全鏈上的agent market
  • 擁有不同策略和性格的交易agent
  • 遊戲agent(幫助你優化遊戲策略和掛機,甚至賄賂其他agent)
  • agent之間的調用和交互

這一切強大的功能未來都會集成到龐大的用戶生態和經濟體中。對於一個擁有強大的research和技術落地的團隊,極具包容性/實驗性/穩定性的生態。發布alpha版本的經濟系統並不意味着產品的結束,MyShell生態才剛剛開始;D

後記

在過去的一年裏,許多AI和IP團隊找到我,他們都對web3帶來的創作者經濟充滿好奇(例如Web2最大的GPT Prompt社區和知名動漫IP)。然而,他們不清楚如何將web3的資金/投資特性以一種舒適且安全的方式融入他們的社區和產品中。我很高興看到MyShell率先嘗試並將其嵌入到他們的生態系統中。隨着生態的發展和產品的迭代,這個問題將得到解決,並成爲創作者經濟未來發展的先驅。You never know until you try.

在我們之前的許多討論中,我們反復探討了web3的炒作特性與來自web2的創作者的結合,以及這種結合所帶來的各種可能性。

我們知道,由於web3的經濟系統刺激效應過強,許多團隊變得短視和急功近利。然而,只有那些真正關心創作者生態和產品的團隊,才會願意花時間打造一個經濟系統,滿足所有的“既要又要”,試圖讓生態的所有參與者都付出貢獻並獲得應得的回報。

對這一點,MyShell團隊的回答始終如一,他們堅定地認爲溫和增長和分享收益的方式能帶來更長期,更穩定的增長動力。從第一天開始,他們的目標就是創建一個真正強大的,能夠媲美web2巨頭的AI工具,同時與創作者和整個開源社區分享收益。我很高興地看到他們在無數次產品迭代和經濟系統的探索中履行着承諾。


最後,如果你喜歡本文的內容,或對任何AI+crypto交叉領域/經濟系統設計感興趣,歡迎關注MyShell的官方推特,也歡迎關注和私信我 @0xAikoDai

MyShell is hiring,歡迎聯系founder Ethan討論未來職業發展。


Disclaimer:Aiko所就職的公司Folius Ventures投資了MyShell。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Aiko’s blog],著作權歸屬原作者[@0xAikoDai],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AI與web3創作者經濟的領先實踐 - 詳解Myshell徽章系統

新手4/29/2024, 2:37:55 PM
文章深入探討了MyShell徽章積分系統,這是MyShell Alpha階段測試的經濟系統的一部分。MyShell是一個AI agent/APP創作平台,它通過徽章系統讓AI agent和APP成爲可投資的資產。該系統允許用戶通過與Agent/APP互動消耗“電量”(付費積分),並根據使用的模型不同收取不同電量。創作者可以通過發布Agent/APP獲得Shell points,這些points可以用於購買pass card或投資其他Agent/APP。文章還討論了MyShell的經濟模型如何激勵生態參與者,包括投資者和創作者,並通過一系列策略鼓勵長期投資和產品賦能。

感謝Ethan (MyShell) 和 Chris Lu 一直以來的支持和對本文的幫助。MyShell fam 羣聊始終是我的動力源泉 >3

MyShell在1月26日推出了徽章積分系統,讓所有平台上的AI agent,chatbot,和APP成爲了開放的可投資性資產。目前,團隊還在忙於產品和經濟系統迭代,所以就讓我拋磚引玉地來講解一下吧。

如果有不熟悉MyShell的讀者,歡迎去到官網感受和體驗產品。總的來說,它是一個涵蓋了主流閉源大模型和大量開源模型的AI agent/APP創作平台。目前在Web2和Web3都是易用性最強&集成度最高的存在。

我想再次重申的是,MyShell首先是一個極具實用性的AI創作平台,其次擁有開放式創作者經濟。雖然本文重點關注其Alpha階段測試的經濟系統,但我仍推薦每一個對該平台感興趣的用戶去體驗產品,親手創建一個Agent/APP/Bot,你會感知到一個優秀的web3經濟系統將如何賦能優秀的AI產品。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主要講解: 1)MyShell Alpha版本徽章的積分系統; 2)分析該模型對創作者經濟的幫助,以及團隊長期主義的設計意圖; 3)暢想該經濟模型和生態未來的拓展。

1.徽章積分系統解析

Agent/APP是核心的生息資產 在MyShell平台,每次跟Agent/APP交互都會消耗“電量”(這是一種付費積分)。而每個Agent/APP根據其使用的語言模型,語音模型,圖片模型的不同,會對每次交互收取不同的電量。 例如一個普通的聊天機器人(只使用了GPT3.5和作者微調的模型),每次只會消耗1個電量;而一個圖片生成機器人,同時使用了其他開源語言模型,還使用了官方的TTS語音模型(OpenVoice),每次使用都會消耗13個電量。 就此,MyShell實現了對平台上的Agent/APP及其交互的定價。每個公開發布的Agent/APP被有效使用10次,能夠分配100點shell points。這些points將被按照比例分給agent創作者,模型創作者,和agent投資人。

對於創作者而言 1)Agent和APP的創作者不僅可以使用平台上多種模型創作極具易用性的作品,還能在發布模型後直接獲得第一個share(價值10 Shell points)和未來長期交互中產生的收益。 2)而開源模型的作者即使不需要來MyShell搭建產品,只需要被繼承,就能夠直接獲得來自MyShell的points獎勵,還有數十萬甚至百萬真實用戶對其模型的真實使用。 3)創作者在以上環節中獲得的回報,可以用來購買pass card獲得更多制作公開Agent/APP的機會,爲平台創造新的值得投資的資產;或者用於投資其他Agent/APP,成爲投資者。

具體投資流程 1)買入:每個Agent/APP的初始價格是10 Shell points。每當多一個人購買這個資產,價格將漲10 Shell points。 爲了防止wash trading和惡意操縱價格,投資者每小時只能買入一個Agent/APP,並且一名用戶只可以在同一個Agent/APP上進行三次購買。

2)賺取:在持有一個Agent/APP的過程中,所有投資者可以平分它被其他玩家使用時產生的收益的40%。持有時間越長,投資者累積在其上獲得的收益越多。 投資者的回本週期則是不一樣的。因爲有人在50points時買入,有人在500points時買入。

3)賣出:當用戶決定賣出時,可以贖回成本的90%,再加上持有過程中獲得的分紅。並且,該早期投資者的名額會被空出來,這個名額的價格往往是Agent/APP現價的半價或更低,其他投資者可能在市場上發現並搶到這個價格優惠的機會。

所以,整個投資過程可以概括爲:買入一個有潛力的Agent/APP,主動推廣並且讓更多人來與它進行交互。然後等待你的被動分紅超過成本的10%,這時候就可以開始賺取淨利潤了。當你覺得利潤率下降或想投資其他新的潛力產品時,你就可以選擇賣出,取走90%的成本+所有分紅收入。而其他投資者在發現你優惠的成本價的時候會選擇投資這個資產,並再次宣傳它,讓它獲得新一輪的熱度和紅利。

接下來,我將闡述這個經濟模型如何激勵了生態的參與者。

2. 經濟模型的特色和優勢

MyShell的整個經濟模型設計是基於其目的而展開的。規則不足以凸顯其經濟模型健康和長期主義的特點。下面,我將通過個人觀感結合之前與團隊交流的內容,總結出該經濟模型的設計意圖。這些設計意圖與團隊的長期願景密切相關,希望讀者能夠感受到團隊對價值觀和使命的堅持。

1)溫和改良版的bonding curve - 給予投資者更多理性思考的空間和長期持有的基石 MyShell現有將近500個公開Agent/APP,每個都有不同的個性,fine-tuning,底層模型,和功能。投資者擁有太多選擇,可以根據該Agent/APP的受歡迎度和使用頻率進行理性判斷和長期投資,並加入到宣傳它的過程中來。而不是被bonding curve曲線和隨時漲的數字綁架,進行快速/散亂/毫無邏輯的投資。

2)不是賺取利差,而是賺取分紅 - 貫徹長期投資理念並對產品進行賦能 Agent/APP的價格會隨着更多人的買入而水漲船高,但如果該Agent尚未與更多用戶發生交互而產生分紅,投資者並不能獲得收益。如果這時候後悔離場,投資者非但並不能從在價格上賺取利差,還要扣除本金10%作爲手續費。因此,早期進入者需要和後進入者一起做大蛋糕,而不能撤資離場收割後進入者。 正確的投資思維是:該設計已經確保了投資者可以贖回90%的本金,投資風險非常小,而Agent/APP一旦擁有熱度之後upside極大。所以,應該選擇低價值&高潛力的Agent/APP,買入後對其進行宣傳,通過推廣該資產從而獲得交互中的分紅收入。從某種層面上說,這種投資其實更像質押的玩法。如果你相信好的Agent/AI在市場上擁有長期需求,就能安心地購入並避免頻繁交易,長期分享收益。

投資者賺取的利潤只取決於agent的使用頻率,而不取決於購買者的多少。這進一步爲廣泛的資產(無論是否經歷過炒作)提供了更多價格復蘇的機會。人們會相信曾經爆火過的Agent/APP恰到好處地符合了一小部分人羣的需求,即使沉寂了一段時間,也會被另外一小部分有相同需求的人發現並重新流行起來。MyShell平台上的Rick bot(from Rick and Morty) 就是最好的例證,它在剛被制作出來的時候走紅,現在因爲投資玩法的加入重新走紅,證明了優質的Agent/APP能夠承接所有產品更新/資產化帶來的新注意力,並在不同的時間段被不同用戶羣體所喜愛。

3)多樣的博弈有助於價值發現,並鼓勵高潛新資產的出現 經濟系統的參與者可能會出現這些思考:因爲進入成本價不同,但平分分紅的設計,使得同一個Agent/APP價格過高時需要其產生更多交互才能回本。例如50 points購入和500 points購入,前者只需要10個points就可以開始賺淨收益,後者則需要先賺50個points回本才能開始有所收入。所以,投資者之間會產生博弈和思考:

  • 選擇經典Agent/APP,這類資產每天能保持較高的使用頻率,雖然已經被炒作到較高的價格(如500 points),但每天能賺取的points較多。
  • 選擇新興Agent/APP,其價格較低(如50 points),投資後主動宣傳這個bot讓它跟人們產生更多的交互。

這樣的trade off會使得更多人寄希望於挖掘新興Agent。市場上會有更多對於新資產的需求,使得剛出爐Agent/APP受到來自投資者的關注和炒作。優質的作品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價值發現,甚至flip那些更古早的經典Agent;而有缺陷的Agent會在一波熱度之後暴露其不足,其投資者則能夠促進創作者進行改進。

另外,早期投資者退出的“搶優惠”機制也十分有趣。早期投資者讓位,可以讓新的投資者以現價的半價甚至更低價格投資一個資產。這一機制其實刺激了少部分新投資者快速搶入一個舊的資產,以維持資產的總價值,避免發生bonding curve中出現的價格滑坡和死亡螺旋現象;更多新的投資者加入又能重新對資產起到推廣作用,能反復刺激一個Agent/APP的價值發現-推廣-炒作-平靜-再次被價值發現的過程。

“搶優惠”

最後但最重要的是,爲了保護團隊&創作者的心血和生態正常運轉,MyShell一定會保護生態貢獻者的利益,而打擊惡意多開和刷交互的利益攫取者。MyShell將實行嚴格的風險控制和防作弊機制。歡迎想要投資創作者生態的並能夠與長期陪伴MyShell成長的用戶,inorganic的異常交互將有更高被封號的風險

3. 該經濟模型的長期拓展 - 建立一個生態,而非一個模型

1)Agent/AI-native APP as investable asset

爲什麼投資Agent並分紅這個邏輯在MyShell上會成功,並且MyShell能夠優化和放大類FT的投注玩法?

讓我們回到MyShell作爲創作者工具平台和Agent/AI-native APP作爲可投資性資產的本質 - 即,不可替代的工具平台,優秀的原生內容供給,AI agent異步交互性,投資的便捷和長期性。

活躍於web3各種積分打新制度的投資者可能習慣了被各種fomo和財富效應刺激的短期泡沫,friend.tech之後其實有很多積分體系的產品,也許是陪玩聊天,也許是直播和小遊戲,雖然能通過積分體系完成冷啓動,但其產品本身都有以下四個痛點:

  • 工具缺乏不可替代性(可被傳統社媒或APP替代,如X,Telegram, Twitch);
  • 內容的非原生性(更多信息可能在其他社媒如alpha group傳播,而不是一個新的APP);
  • 交互缺乏異步性(房主必須在線才能回答問題);
  • 投資的便捷和長期性弱(要求房主和投資者進行頻繁交易和運營,對投資者的金融能力要求較高)。

簡單而言,MyShell通過集成和工具打磨創造了強大的護城河:創作者必需在這裏創作,用戶必需在這裏使用產品,投資者必須在這裏投資。並且,其投資更適合廣泛用戶參與。這是其他任何低成本短週期產品和大衆社媒無法替代的,並且隨着Web3開放式經濟帶來的增長飛輪和生態的建立,成爲更難以超越的壁壘。


2)幫助小型AI startup進行融資和推出產品,利用Web3的經濟生態飛輪解決傳統行業AI難以進行商業化,融資和退出的問題。

“A small AI startup and a web3 project launched through IDO or DEX share many similarities.” -Ethan (Cofounder of MyShell)

我和Ethan曾經有過一個有趣的頭腦風暴,即小型AI產品 = $MEME,因爲他們都有着以下的特徵:

  1. 資金體量小(借助開源模型成本低);
  2. 產品節奏快(開發時間短,一周內deliver產品,沒時間聊融資/找律師/處理法務條款);
  3. 生命週期短;
  4. 能夠快速爆紅,且需要在短暫走紅的兩周內賺到足夠的錢(覆蓋開發成本+開發下一款產品);

我們熟悉的短期爆紅產品,例如“妙鴨相機”,或者“貓娘女友模擬器”都是趁第一波熱度馬上開訂閱制/買斷制/廣告撈一筆,但現金流並不可持續。在這些幸存者的背後,是無數小型AI團隊和創業公司:

2023年第一季度小型AI產品比2022年第四季度多出300%,平均每月100個AI產品發布在Product Hunter,但AI創業成立公司數量卻下降了70%,並且這些公司中有83%都不足十位員工。(source:Sortlist

以上數據說明了在AI甚至更廣泛的後AI時代應用領域,小型創業團隊(甚至個人創業者)湧現,而大規模公司銳減。

在小團隊創業產品大量湧現的背景下,流動性和商業化範式的改變也隨之而來。VC資金絕大多數都流向了巨頭公司,而更多的小型AI公司或許使用自有資金或能獲得天使/種子輪投資,但隨後的PMF和商業化將成爲巨大的問題。大量小型團隊仍在探索PMF,只有極少數短暫通過短視頻媒體走紅,但還沒來得及商業化就錯過了熱度。

因此,AI創業的範式革新需要與之匹配的流動性和商業化支持,即Launchpad模式和IDO模式。

現在,設想一個提供大多數開源模型和主流閉源模型,能讓開發者快速上手制作和deliver產品的平台;同時擁有原生貨幣和大量個人投資者,能在產品初期就進行資金支持;且在一定概率產品爆火後能得到來自24/7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注入和炒作 - 這樣的創新創業產品啓動平台,正是MyShell將扮演的角色。

屆時,MyShell的價值將是所有AI產品的總和。就像valve之於獨立遊戲,Kickstarter之於消費品,Product Hunt之於移動互聯網產品,但又不止於此,它同時擁有 Apple Store的流量和Launchpad/DEX 的資本及流動性。


3)More to come: 探索和實驗AI agent market和更多agent相關的有價值主題。 受限於篇幅,產品階段,保密性,也不想distract讀者們對於alpha階段經濟模型的關注,還有許多關於經濟模型和生態的可能性(已經在管線中)難以在此展開論述的。期待放在之後的研究文章裏與讀者見面。諸如:

  • 全鏈上的agent market
  • 擁有不同策略和性格的交易agent
  • 遊戲agent(幫助你優化遊戲策略和掛機,甚至賄賂其他agent)
  • agent之間的調用和交互

這一切強大的功能未來都會集成到龐大的用戶生態和經濟體中。對於一個擁有強大的research和技術落地的團隊,極具包容性/實驗性/穩定性的生態。發布alpha版本的經濟系統並不意味着產品的結束,MyShell生態才剛剛開始;D

後記

在過去的一年裏,許多AI和IP團隊找到我,他們都對web3帶來的創作者經濟充滿好奇(例如Web2最大的GPT Prompt社區和知名動漫IP)。然而,他們不清楚如何將web3的資金/投資特性以一種舒適且安全的方式融入他們的社區和產品中。我很高興看到MyShell率先嘗試並將其嵌入到他們的生態系統中。隨着生態的發展和產品的迭代,這個問題將得到解決,並成爲創作者經濟未來發展的先驅。You never know until you try.

在我們之前的許多討論中,我們反復探討了web3的炒作特性與來自web2的創作者的結合,以及這種結合所帶來的各種可能性。

我們知道,由於web3的經濟系統刺激效應過強,許多團隊變得短視和急功近利。然而,只有那些真正關心創作者生態和產品的團隊,才會願意花時間打造一個經濟系統,滿足所有的“既要又要”,試圖讓生態的所有參與者都付出貢獻並獲得應得的回報。

對這一點,MyShell團隊的回答始終如一,他們堅定地認爲溫和增長和分享收益的方式能帶來更長期,更穩定的增長動力。從第一天開始,他們的目標就是創建一個真正強大的,能夠媲美web2巨頭的AI工具,同時與創作者和整個開源社區分享收益。我很高興地看到他們在無數次產品迭代和經濟系統的探索中履行着承諾。


最後,如果你喜歡本文的內容,或對任何AI+crypto交叉領域/經濟系統設計感興趣,歡迎關注MyShell的官方推特,也歡迎關注和私信我 @0xAikoDai

MyShell is hiring,歡迎聯系founder Ethan討論未來職業發展。


Disclaimer:Aiko所就職的公司Folius Ventures投資了MyShell。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Aiko’s blog],著作權歸屬原作者[@0xAikoDai],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Mulai Sekarang
Daftar dan dapatkan Voucher
$100
!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