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马来西亚加密货币税收监管全解析:税收政策、监管框架及未来趋势
马来西亚加密货币税收与监管制度概览
1. 马来西亚税收体系概述
马来西亚的税收体系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直接税涵盖所得税、不动产盈余税和石油所得税等,而间接税则包括国产税、关税、进出口税、销售税、服务税和印花税等。该国实行联邦与地方分税制,由联邦政府制定全国性税收政策,内陆关税局负责直接税征收,皇家关税局负责间接税征收。州政府则主要征收土地税、矿产税等地方性税种。
主要税种简介
公司所得税:税率根据公司类型和实缴资本额有所不同,一般为15%-24%。
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范围为0%-30%。
预扣税:适用于非居民企业和个人的特定收入,税率因收入类型而异,通常在10%-15%之间。
房地产盈利税:根据持有期限不同,税率从5%到30%不等。
进出口税:进口税率因商品种类和贸易协定而异;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征收0-20%的出口税。
2. 加密货币税收政策
马来西亚尚未将加密货币明确定义为法定货币,但证券委员会将部分加密货币视为"数字资产",纳入证券监管范畴。
加密货币征税原则
个人持有加密货币不征收资本利得税。
频繁交易或被认定为"日内交易者"的个人,其加密货币收益可能被视为应税收入。
企业从事加密货币相关业务的收益通常需缴纳所得税。
应税情形判定
税务机关会根据以下因素判断是否属于应税活动:
计税方式
日内交易者的应税收益 = 处置价格 - 取得成本
以加密货币收取报酬的纳税人,应按获得时的市场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并缴税。
若构成"风险性商业活动",相关费用可在税前扣除。
3. 加密货币监管框架演进
马来西亚逐步建立了以证券委员会(SC)和国家银行(BNM)为核心的双轨监管体系:
2014年:BNM声明不将加密货币视为法定货币。
2018年:BNM发布反洗钱指南,要求加密服务提供商履行客户身份验证等义务。
2019年:SC将部分数字货币纳入证券监管范围。
2020年:SC发布《数字资产指南》,规范ICO、交易所运营等活动。
2021-2022年:加强对未授权平台的执法,关注DeFi、稳定币等新兴领域。
2024年:SC更新《数字资产指南》,进一步明确数字货币的证券属性及相关监管要求。
4. 发展趋势与展望
监管框架将持续完善,向国际标准看齐。
税收政策可能进一步细化,但预计仍将维持对长期持有者的宽松态度。
合规交易平台有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新兴数字资产形态(如NFT、DeFi)将面临更多监管关注。
区域性监管合作和CBDC探索可能加速推进。
税务合规数字化趋势将促进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
总体而言,马来西亚正努力在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为加密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环境。